第六章 突将(2/2)
李愬笑道:“我自征战以来,便喜欢以懦弱之态迷惑敌人,此战若胜,固然大涨士气,但既然失败了,敌人必然轻视于我,因此不作防备,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吴元庆觉得甚有道理,不禁对这位大哥甚是佩服,看来为将之道,实在大有学问,自己实不如他。
这日李祐忽然秘密来见,说朗山其实不用攻打,李宪与他乃结拜兄弟,他愿去说得李宪来降。
吴元庆大喜,便命其快快前去。果然李宪听了李祐之言,率兵来降,李愬大喜,便为其更名为李忠义,重加任用。
却说吴元济兵力日益窘困,处境越来越艰难,与众将商议,欲投降朝廷,钟铁映极赞其事,众将也都不反对,于是上表认罪,愿自缚回朝。
唐宪宗李纯接到吴元济上表,遍与众臣观之,众臣听说能够停战,竟皆欢喜,都极力赞成。遂下诏应允吴元济所请。
这日吴元济做好准备,决定明日出蔡州,赴长安投降。心中思潮起伏,不能禁止。忽有人报:“董将军至。”
吴元济吃了一惊,董重质已经闯了进来,神色甚是不善。
董重质自帮吴元济夺得节度使之位,威权日重。在朝廷征伐后,吴元济倚为干城。董重质文武全才,作战勇猛,是官军最为畏惧的淮西将领。
为了防备李光颜的进攻,吴元济把精兵强将尽集于董重质麾下,所以董重质已经掌握了淮西的命脉。
吴元济见董重质黑着脸进来,心中竟微微的有些害怕,笑道:“董将军不在洄曲防守,怎么却到蔡州来了?”
董重质冷冷的道:“还有这个必要吗?”
吴元济笑道:“董将军何出此言?”
董重质道:“小将等在前方卖命,主公却要把基业拱手相让,这么多的将士为了主公,牺牲了自己的性命,难道主公心中就没有惭愧之意吗?”
吴元济叹道:“我也是没有办法。你以为我愿意这样吗?只是如今已是末路穷途,我若不投降,只怕到时会尸骨无存。”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