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议伐(2/2)
吴元庆早在出前,就由皇上赐了宅,告辞皇上后,这才带着林洁、王茵圆回到家里,奴仆丫环早在府中恭候。
出使回鹘这些日子,吴元庆一心记挂着淮西的战事,不知胜负如何?淮西已经平定了吗?吴元济是否抓起来了?
吃过晚饭,他便匆匆往裴度府中而去,裴府家人回说:裴中丞奉旨出使,前往淮西行营扶慰将士去了。
吴元庆啊的一声,只得怏怏回来,心想,原来朝廷出战不利,到如今还没有平定叛乱。既然叫裴中丞去抚慰将士,想来双方正相持不下。心中也不知是该欢喜还是该忧愁。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许还有机会亲自进讨淮西。
能够亲自讨伐淮西,报一箭之仇,是他心中热切希望的事情。但朝廷如此无能!唉,他又不禁叹了口气。
这日早朝,裴度已经回来,说起前方战事。
宪宗李纯道:“如今十六道兵马征伐淮西,这么久了却毫无建树,徒费钱粮而已。裴爱卿此番前去视察,对此有何看法?”
裴度道:“淮西区区申、光、蔡三州之地,纵使兵精粮足,却又何足道哉?他敢造反以拒王师,实在是萤火欲与日月争光。战事不利,只因各军不齐心用事,主帅则各怀心事,只知巩固自己的地位,全不以国家朝廷为念尔。”
李纯道:“裴爱卿这话似有所指,还请明讲。”
裴度道:“诸军都统严绶,并无什么才能,到军之日,唯知倾府库,赏士卒而已,累年之积,一朝而尽;又厚赂宦官以结声援,拥八州之众万余人屯境上,闭壁经年,却无尺寸之功。这样的将军,怎么能够平定叛乱?”
李纯道:“依卿之见,当以谁为都统?”
裴度道:“诸将之中,李光颜最为骁勇善战,而且深明大义,将来必定能够建立功勋。李愬也是有勇能谋,一心为国。左金吾卫大将军吴元庆材堪大用,臣推荐其为都统。”
当下便有几人出来反对。说吴元庆年轻识浅,焉得担当重任?
李纯心中摇摆不定,便不置可否。
便有臣相上言,东都洛阳上空出现凤凰,荆南亦进献两只毛龟。说是大吉之相,天下定当太平。
宪宗李纯道:“如今天下分崩,藩镇叛乱,朕日夜为忧,说什么天下大吉?要想太平,唯有爱民重才,平定叛乱。所以朕只把贤人当作宝物,嘉禾、神芝一类,都是徒有美名罢了,所以《春秋》才不肯记载祥征瑞兆。从今以后,凡是现吉庆祥瑞之物,只允许依照令式申报有关部门,不需要再行奏朕闻知。至于珍奇的禽兽,一概不许进献。”
那献祥瑞之人马屁拍在马脚上,忙磕头谢罪,高呼万岁圣明。
李纯道:“王承宗、李师道已经多次上奏,恳请赦免吴元济。我都没有答应。诸爱卿有何看法?”
众臣顿时纷纷而言。皆说不如停战讲和。说是战争造**心恐慌,将乏兵疲,府库空虚。有一个便引用李白名诗“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李纯听了大怒,问道:“现在难道还没到不得已的时候吗?要等到叛贼打到长安来才是不得已吗?你说这话,是何居心?”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