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的特种部队——勃兰登堡部队(1/2)
在战争中特种部队以自身的特点和绝技完成着正规作战部队无法完成的任务,在军事行动中特种部队甚至可以产生战略性的影响,用极小的规模产生极大的效果,起到四两拨千斤作用。特种部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特洛伊木马时期,没有木马中的二十几名士兵,上千名兵士就无法突破城防。如今特种部队已是几乎世界各**队的必备军种,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军事神话。在感叹特种部队英勇神奇的时候,不要忘了在历史上有这样一只部队,对特种部队的发展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就是现代特种部队的雏形——第三帝国的勃兰登堡部队。
一勃兰登堡部队的诞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1938年底,应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的要求,德国谍报局二处开始征召一支特种临时小分队,小分队的成员要求是自愿加入,征召这支小分队人员的工作是在绝对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他们的早期活动迄今为止还是一个谜。这只小分队就是后来的勃兰登堡部队。
鉴于德军将领对于非正规部队处于内心的憎恨,德**队里竞能产生特种部队,真可谓是个奇迹。事实上,德**官们把军人职业看的无比神秘、无比崇高,不仅一致把特种战争看作是对军人职业的亵渎,而且对他们个人的荣誉,乃至国家的荣誉是一种侮辱,偷偷穿上敌人的军装是对自己军服的一种亵渎。这一态度造成的后果是,一般来说,德**队没有造就善于进行非常规作战的人才。
但也有一个例外,其中有一人是保罗.冯.莱托沃贝克,一战时,他是德属东非一只殖民小分队的司令。与协约**队的数量相比,他的小部队显然是寡不敌众,在这种情况下,莱托沃贝克成功的使用了游击战术,困住了大量的英军部队,这批原本是可以用于欧洲战场的英军部队。这一经验对他的一名下级军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名军官是西奥多.冯.希普尔上尉——正是他创建了后来的勃兰登堡部队。一战后,他被分配到德国谍报局二处,这是个专门负责秘密军事行动的军事情报分支。
希普尔不但从老上级那里得到启示,他还对战争中产生的英雄事迹特别的向往,他借鉴了其他国家非正规作战的成功战例,并且深信非正规作战可产生的巨大作用。他的想法是由少数的优秀人员组成小分队,为正规部队开道。在实施进攻前甚至是在正式宣战以前,这些小分队可以先深入敌后,占领桥梁,道路的*口以及主要的通讯设施;他们可以散播假情报、炸掉供给仓库、攻打敌人的司令部,总的来说,是以少数人造成大的混乱局面。
富有想象力的希普尔建议,这样的一个机构理所当然应该隶属于秘密二处。这让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感到荣誉上的难堪。然而,德国的军事思想在迅速的发展,希普尔的这一想法与当时一个创造性的新概念相距不远,这一概念便是闪电战。闪电战的核心要依赖闪电似的速度和和高度的灵活性来对付敌人在数量上的优势,着一战术与普希尔的战术思想是吻合的。
因为闪击战、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便诞生了勃兰登堡部队。
二精英组成的部队
加入勃兰登堡部队的一个先决条件是至少能流利的说一种外语,招募来的人员能说多国外语的这一背说明了第三帝国的野心。可以说欧洲所有的国家,没有勃兰登堡队员不熟悉的。勃兰登堡部队招收的人员必须属于德意志民族,这些人生活在帝国的境外,住在东欧的德国人能说捷克语、波兰语、乌克兰语、鲁塞尼亚语,还能说这些地区的特有方言。住在波罗地海沿岸的德国人能说爱沙尼亚语、拉托维亚语、立陶宛语、芬兰语,当然也能说俄语。其他的勃兰登堡队员来自这样的家族,他们曾经在南美和非洲的德国领土上进行过殖民统治,他们除了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外,还能流利的说当地的方言。一部分勃兰登堡队员能说多达六种语言,少部分人甚至能说一些鲜为人知的语言,如藏语、阿富汗语。
除了他们掌握的语言技能外,勃兰登堡部队的人还带有大量的限期护照、定量供给本和身份证,这些都可以为情报部门来仿制假证件。而且因为他们对当地的风俗习惯特别的熟悉,很难把他们和当地的人区分开,所以他们可以毫不费力的融合到敌国民众中去。用一个德国谍报局特工的话来说,每一个进入俄国的勃兰登堡队员都知道如何像“俄国人一样的吐唾沫”。
在勃兰登堡外的一块庞大的乡间宅地上,未来的突击队员在受训,掌握秘密行动和自我生存的技巧:如何在森林里行走不发出声音,如何*土地生存,如何通过星星来辨别方向,如何在恶劣的气候中生存下来。他们学会如何驾驶独木舟,如何使用降落伞和穿行于乡间的雪橇,以及如何利用最简单的商品,例如钾盐、面粉和食糖,来制造炸药。他们熟练掌握小型武器的应用,也同样能熟练的使用刀子和西班牙绞具来无声的杀人。随着训练课程的不断进展,有不少的队员中途退出,也有不少的人被淘汰开除。留下来的人视自己为优秀分子,可以与世界上的任何一**队的士兵象媲美,而且还超过他们。
三波兰战役期间
1939年的夏天,勃兰登堡部队已经组建了,几个能说波兰语的志愿小队,它们合并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叫做埃宾豪斯的战斗群,规模相当于一个营的建制。
入侵波兰的前几天,这些人两、三人一伙,伪装成采煤工人和其他工种的工人,开始遛入波兰,渗透到西里西亚的矿区,工厂和电厂,而西里西亚是波兰重工业的中心。希普尔领导下的其他人员于8月31日晚穿越边界,驻扎在维斯图拉河沿岸的桥边,这条河流是横穿波兰中心的主要通道。到9月1日清晨德**队大规模入侵波兰时,埃宾豪斯战斗群已经控制了战术上十分重要的维斯图拉河上的桥梁和占领了西里西亚的一些完好的工业设施。埃宾豪斯战斗群为机械化部队的快速行进铺平了道路,对于战役的胜利功不可没。
德国官方对于这次闪电战入侵波兰的记载里没有提及隶属于德国谍报局的这只特种部队。实际上授予他们铁十字勋章的提议也遭否决,这主要是因为在这只特种部队采取行动时,德国与波兰之间并没有进入战争状态。但是,尽管普希尔的部队没有得到公开的承认,他们发挥的作用在统帅部却是有目共睹的,因而卡纳里斯决定让这支部队正式加入德国谍报局。1939年10月15日,这个特种部队的第一个组织建立起来了,叫做特种任务训练与建设第800中队。它的总部设在普鲁士的老城勃兰登堡,这个组织也因此而得名——勃兰登堡部队。尽管受德国谍报局的控制而不受正常系统的领导,勃兰登堡部队不是职业的特务和破坏分子,而是武装部队穿军服的人员,是因为具备专门的特长而招募来的,为执行特种任务而接受训练。他们的任务由最高统帅部决定,他们被派遣到具体的部队执行特种任务。
四为闪击西欧铺平道路
1940年4月6日,当时一个说丹麦语、穿着丹麦军装的勃兰登堡排占领了跨越小带海峡的一座桥梁,为德**队入侵挪威扫清了道路。一个月后,一只附属第六军的勃兰登堡小分队为该军进攻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铺平了道路,而对这些国家的进攻标志着西线战役的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