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第五卷 第二十六章 年夜饭(二)(1/2)
刁藿改撵着王仕峰打了一圈,逗得一家人“哈哈”大笑。自己也乐得前仰后合。归坐时,因为眼睛还瞪着王仕峰“不依不饶”,没留神把自己用的小布盘儿蹭到地上,“啪”,摔碎了。
大年夜是最忌讳摔破东西的。响声立刻震惊了一桌人,尤其是婆婆王施氏,本就长的脸立时又拉长了二寸。
“碎(岁)碎(岁)平安。”梅兰花见状,马上说了一句。
“对,碎(岁)碎(岁)平安”。桌上的人们大都也跟着说道。
“还不快着捡起来扔到水缸里去?”王施氏没好气地说。
这也是弥补年节摔坏东西的一个习俗:把摔坏的东西扔到水缸里,寓意用水一洗,就能把“晦气”“霉气”冲走。
刁藿改白了王施氏一眼,弯腰捡起迸的四散的碎片,起身扔到外面用来洗衣洗菜的水缸里。
桌上的人们都闷头吃起来。谁也不再言声,气氛显得很压抑。
梅兰花望望王仕峰,见他红着脸低着头子喝闷酒。心想:不管怎么着说,这事还是他引起来的:如果他不吟诗影射大嫂,大嫂就不会离坐和他打逗,也就不会把盘子蹭到地上而造成这样的尴尬场面。便想扭转局面,把气氛再搞活跃起来。端着酒杯对三个妯娌说:
“来,大嫂、二嫂、三嫂,咱妯娌四个也干一杯。”见刁藿改杯里的饮品不多了,对王仕峰说:“你去给大嫂的杯子倒满了去。”
王仕峰很听话地走过去,给刁藿改倒了满满一杯饮品。这一倒寓意双关:既是完成妻子之命,促进妯娌四个和睦融洽;又有自己赔礼道歉的成分。
刁藿改地脸上立时阴转晴。
梅兰花看到了刁藿改地变化。心里自是高兴。进一步动说:“过年哩。三百六十五天才有这么一回。咱妯娌四个也合着他们地韵脚。每人做一诗。怎么样?”
商润萍有些跃跃欲试。又不好意思地说:“没作过。可能做不好”。
马素芸说:“行。试巴试巴吧。反正丢人也丢不到家外去。”
王施氏也一旁打气儿说:“作着玩儿呗。作什么样算什么样。谁也别跳谁地理儿。”
刁藿改见婆婆又捎上了自己。心里老大不痛快。脸上也就又挂上了颜色。
其实,她撵着王仕峰打逗,完全是出于“小叔嫂,没大小”的心理,想和王仕峰套近乎。她见王仕峰由一个傻子,仿佛是在一夜间突然变成了正常人。虽然嫉妒,但更觉得奇怪。心想:他变化这么快,还莫名其妙地懂起诗文、写起对联来。日后还不定往哪里展哩。就是不展,他这样五大三粗的个子。也是用得着地劳动力。借着过年,和这两口子套套近乎拉拉关系,日后支使起来方便。
不承想一时忽疏摔了布盘儿。自己已经很添堵,婆婆又来指责抢白,心里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再看王施氏,可就怎么看都不顺眼了。见梅兰花又提议作诗,心想:也好!你不是说作什么样算什么样么,我就来个瞎猫捉老鼠——撞上谁算谁,反正得把心里的气出出来。便白了王施氏一眼,冲梅兰花点了点头。
梅兰花见三人都同意了,知趣地说:“我倡议。我先来。”说罢吟道:
“猪子本来就姓猪,整天呆在圈里头。吃一辈子糠和菜,死后变成餐中肉。”
吟完,看了看身边的商润萍。
商润萍会意,笑着说:“倒着来呀,那我就瞎咧咧了。”见梅兰花说了猪,想起家里的鸡、鸭、猫、狗都被四弟兄说了,只能说大牲口了,便想起了马。吟道:
“马子本来就姓马。拉车载人走天涯。来回跑了几百里,到家还是不卧下。”
“这诗作的好。”一直没怎么参言地王长道称赞说,“连马不卧下休息都吟出来了。”
商润萍第一次作诗便受到夸奖,脸笑成了一朵花。兴高采烈地望了望马素芸。
马素芸听到商润萍吟了自己的姓,也想回敬她一个。想起她是属牛的,吟道:
“牛子本来就姓牛,耕地拉犁地里走。吃一辈子草和料,从来不知要报酬。”
马素芸一吟完,王仕峰就给她叫了好。说:“我看啊。咱家的女人都比男人强。三嫂吟出了马不卧着休息。二嫂吟出了牛不要报酬。既贴题,又文雅。比我们作的鸡呀猫的气派多了。”
马素芸、商润萍受到小叔子的表扬,都美滋滋的窃笑。
梅兰花见自己的倡议收到良好成效,心里高兴。见刁藿改还在沉默,催促说:“大嫂,就剩你了。”
王立春见三个兄弟媳妇作地诗都很好,知道自己的老婆胸无点墨,不无开脱地提醒说:“大伙一起作一个题材的诗,先作地沾光。到了最后就没有选择了。其实,羊也可以作成诗。”
刁藿改白了男人一眼,冲着大伙说:“你们都作的是活的,我来个死物。”说罢吟道:
“饺子本来就姓饺,中间大来两头小。弯弯翘翘多好看,怎么瞧都像女人的脚”。
刁藿改刚一吟完,只听啪的一声,王施氏把一双筷子使劲摔在了桌子上。
原来,王施氏因为自己的一双特大号天足,最不愿意人们在她面前谈论脚。说大脚,她认为是在讥笑她;说小脚,她认为是在影射她。家里人都知道她这个心理儿,同时也为了尊重她,都避免说脚。久而久之,脚也就成了这个家里的忌讳。
大家也都看了出来,刁藿改把饺子比作脚,是在拿着老人撒气!
王立春觉得脸上很没光,瞪着三角眼冲老婆喊道:“你,你还叫不叫人吃饭?”
刁藿改平时占上风惯了的,一点儿也不示弱:“怎么了,你们不是说了。作什么样算什么样,谁也别挑谁的理儿。轮到我这里就不行了?”
梅兰花一看要闹僵,心里地高兴劲一下全没了。心想:今天包饺子时,大家说说笑笑地讲了一下午故事,那气氛多融洽。怎么作诗作出这么多事来?看来自己的提议错了。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梅兰花又提议说:“咱不作诗了。大家还是说故事吧,看谁能把大伙说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