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第五卷 第二十章 包饺子(二)(1/2)
饺子煮吃的讲究:
俗话说:“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说明年夜饭的饺子是亲人团聚的象征。
这天的饺子,还必须要在除夕交子之时吃,取辞旧更新之义。
除夕夜的饺子,是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将饺子下入沸腾的锅内,煮熟捞出后要先供诸神、列宗,然后伴着其它食品吃饺子。
年三十夜煮饺子也有讲究。先,烧火用的柴草不能乱用。要用豆楷杆或芝麻楷杆,寓有火越烧越旺,来年的日子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
锅里煮饺子,不能用铁铲乱搅动,要顺着一个方向,贴着锅沿转,形成圆形,与摆放饺子之义相同。
饺子一般要故意煮破几个,但不能说破、碎、烂等忌语,而要说“挣”了或“涨”了。因饺子内有菜,菜谐音“财”,故说饺子“挣”了“涨”了,是“挣财”“涨财”的寓意,图个吉利,讨个口彩,以增加除夕夜的欢乐气氛。
饺子煮熟了,还要分拨按序往碗里盛。第一拨要先上供,奉先祖,供诸神。上供也有俗规,有“神三鬼四”的说法。就是给诸神上供3碗,每碗盛3个饺子;给列祖列宗上供4碗,每碗盛4个饺子;唯有灶王爷最不受尊敬,上供只上1碗饺子,碗里只盛1个,但有的人家过意不去,就随便盛几个。天地爷和全神却例外,上供五碗,每碗五个饺子,象征五谷丰登。
饺子端到供桌之后,家里老人便给诸神钱粮——燃烧冥纸。一边烧还要一边祷告,祷告词根据个人意愿随心所欲,大多都是祈财祈福祈求平安的话。在观音像前还要祈求儿孙满堂。天地爷和全神保佑一年的收成和家里家外的平安,是被特别重视的神位。还要虔诚地念上一段祷告式的顺口溜,如:
饺子肚大两头尖。
下到锅里成万千。
金勺舀。银碗端。
端到桌上敬老天。
天神见了心喜欢。
一年四季保平安。
第二拨饺子要端给牲畜。以表示对牲畜地爱惜。因为大牲畜如牛、马等是农家地主要劳动工具。人们也希望牲畜像人一样迎来平安顺利地一年。
第三拨家人才开始食用。除夕地年夜饭。本来种类很多。但其它均可不吃。唯有饺子必须要吃。吃时还要记清。以吃偶数为佳。不能吃单数。有地家里老人边吃边口中念念有词说:“菜(财)多。菜多”等古语。饭后盛饺子地盘、碗。乃至煮饺子地锅。摆放生饺子地盖帘上。都必须故意留下几个(偶数)。谓之“年年有余”。甚至连包饺子用地莱馅、面团也要有“余头”:剩下菜馅了意味着来年有钱花;剩下面团了意味着来年有衣穿、有粮吃。
饺子自西汉末起,在华夏大地上已经流传里一千四百多年。二十世纪末期与十六世纪末期虽然相隔了三百来年,其讲究和忌讳并没多大区别。这很让梅兰花感到心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