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说合(1/2)
王长道一气之下上来别古劲儿,在大街上冲刁藿改说了句“娘,今天晚上咱吃么饭呀?”话一出口,立时就臊得了不得,恨不能有条地缝钻进去。回家后不言不语,不吃不喝,躺在炕上哼呀咳地说什么也不起来了。
王施氏不知内情,问又问不出话来。便来到大儿子屋里,想向刁藿改打听打听。进门见刁藿改头蒙着被子躺在床上,以为是在睡觉。也没敢言声儿,又来到四儿子的院里,把情况对梅兰花说了说。
这时,梅兰花已从不错的邻居口中知道了大街上的一幕。心想:我一个做晚辈的,如何劝说公公这方面的事情。再说,这样的事,公公肯定不愿让家里人尤其是儿媳妇们知道。就对王施氏说:“娘,爹咳声叹气的,肯定是心里有事儿,又不愿跟家里人说。不如找个跟他说得来的,让他说道说道。话说出来了,气儿销了,也就没事儿了。”
王施氏想想也对:下午还好好的,傍黑儿出去了一趟,回来就躺炕上不起来了。像中了邪似的。肯定有不顺心的事。就找了能说会道和王长道又经常开玩笑说得来的艾九。
艾九在吴瓷屯数活跃人物,消息也很灵通。早听说了王长道和大儿媳妇在大街上相羞的事。心想:像这样的事情,明着劝未免尴尬。可人家既然找了来,不去又不好。第二天便带了些礼物,前去探望。
艾九一进屋门,见王长道睡在炕上,不住地呻吟。故作惊讶地问道:“唉呀,我的哥,几天未见,你咋病成这个样子啦?”
王长道一见艾九来了,心想:大街上的事,保不准他不知道。他听说是一回事,我承认不承认又是另一回事。我要承认了。日后还不光拿着和我取笑!干脆我给他胡侃一气,让他丈二和尚——莫不着头脑。便说:“唉呀老弟,昨天还在干活,晚上可床下放风筝——起不来啦。”
艾九说:“我走的急,没来得及备礼,只带来几个鸡蛋,让老哥补补身子。”
“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人义重嘛。”
艾九问:“病到底是咋得的?”
王长道翻了一下身子,叹了口气:“唉呀,老鳖吹号——有原(圆)因(音)啊!”
艾九问:“你感觉怎么样啊?”
“肉锅丢进河——昏昏沉沉(荤荤沉沉)”
“能吃多少饭?”
王长道摇摇头说:“磨眼塞套子——一点也不下。”
“没请个先生看看。抓付药吃!”
“背着铁锅上山——钱(前)紧呀!”
“没钱就不会转借转借?”
“我病得起不来床,叫儿子们去借,他们是大懒支小懒——一支一个白瞪眼。不去借钱不说,我还是风箱板做锅盖——受了冷气受热气。”
“我早就劝你,娇子如害子,你偏不信,现在才尝到苦头了吧。”
“兄弟啊,人老了,要想指着孩子孝顺,我算是影壁墙上挂帘子——没门。这病又来得突然,恐怕是头丝系称砣——危险;水壶里面——难活。守着厕所睡觉——离死(屎)不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