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站着说话不腰疼(2/2)
好嘛,这话一说,松赞干布就惦记上了,这些国家都娶了汉人公主,那我正青春年少,又是这么大一个国家的君王不能不娶一个汉人公主啊
对,我要娶公主,我要派使节到大唐求亲娶公主
从此以后松赞干布就有了一颗娶公主的心
要说也是松赞干布误会了,冯德遐说的是吐谷浑,突厥他们都娶过我汉家公主,突厥与吐谷浑皆尚公主,而不是娶了我大唐公主
因为大唐这时候,不管是对突厥还是吐谷浑,都没有嫁出过公主
而冯德遐说的汉家公主,这个范围很广的,好多个朝代呢他指的是最近的隋朝,隋朝的安义公主、义成公主嫁于突厥启民可汗,光化公主嫁于吐谷浑王伏。
但是松赞干布嘛,只比李承乾大两岁,这时候顶多算是大一点的小屁孩,哪懂这些啊,隋朝被灭掉的时候他更只是个奶娃子,不太了了中原王朝的更迭
而且,吐蕃对中原王朝的称呼,用他们藏语叫的词,翻译过来其实是汉,中原的意思
也就是说对于吐蕃人来说,不管是叫大唐也好,叫隋朝也好,哪怕叫以前的秦朝,汉朝,魏晋南北全是一个意思,他们统一用一个词来称呼所以,在他们看来听来,冯德遐说的汉家公主其实就是大唐公主,大唐公主就是汉家公主
他们把汉家公主和大唐公主划上了等号
于是,自觉吐谷浑和突厥都能娶大唐公主我也能娶的松赞干布,就在冯德遐返回的时候派了使节跟着一起到了大唐长安,面见李世民求亲
之后的事情大家就基本知道了,不管中间发生了什么,文成公主最终是和亲到了吐蕃,然后过上了幸(悲)福(惨)的异国生活
武元庆怎么也没想到事情的起因都不一样了,派使臣入吐蕃抚慰的目的也大不一样了,怎么偏偏就派的使臣一点都没变呢
原本历史上可没有吐蕃和吐谷浑使节流血冲突的事情发生,也没有因此而来的早了不少时间的陈兵吐谷浑边境
冯德遐去吐蕃无可更改了,武元庆只希望这家伙在本时空能管住嘴,不要胡咧咧
那边派往吐蕃抚慰的使节估计才走到半路上,这边年后吐谷浑的使节随着李世民派去申斥的使节已经回到了大唐
面对李世民的又一次征召,伏允再一次拒绝声称有病来不了这家伙脸皮厚,不但拒绝前来抹了李世民的面子,还让使节在李世民面前为其子尊王求婚
李世民当时肺都要气炸了,但可能是出于迷惑吐谷浑人的意思,又或者他有别的想法,最后他竟然同意了吐谷浑使节的求婚
只是答应求婚的条件很简单,让尊王亲自前来迎娶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