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宝莲村的产业(2/2)
“宝莲村的投资项目都是钟同堂自己搞出来的,分别种植竹子,种植香菇,山林散养鸡,养殖毒蛇,还有竹制品加工厂。”彭铁家说道。
“这么多产业!”杭雨吃惊道。
“是啊,他把我们投资的一千万分开来用,把村民分成很多个社团,按照他们的特长和资源各自承包了不同的产业。宝莲村委会不参与经营,完全由各个社团自己选举的人带头经营。我觉得他们这种方法还是很不错的,直接解决了大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彭铁家说道。
“确实,你们的科学养鱼法,减少了人工也减少了就业。”杭雨说道。
“这也是好处,村民们不用参与渔场管理,可以自己做点别的赚钱。”彭铁家道。
“呵呵,都有理。”杭雨笑着道。
随后彭铁家带着杭雨去宝莲村委会,认识了他们的一些村干部。
最让杭雨侧目的,自然是主持他们村发家致富的副主任钟同堂,一个毕业不久的大学生。钟同堂身高有一米八,戴着眼镜,小麦色的皮肤,双手比较粗糙,一看就知道是个吃过苦的人。
相互认识后聊了一会,钟同堂主动提出带领他们去看产业。
首先来到了种植香菇的大棚,一共五十多个大棚,每个占地一亩左右。走进大棚里面,杭雨不禁眼神一亮,只见里面一排排整齐的犹如货架一般,层层叠叠摆满了木头。
香菇种在木头上面,一个木架有六层,一层五六根木头,木头上面长着满满的香菇,看着有一种丰收的满足感,种植效率极高。
“杭董,这里一亩地大约需要投入15000-18000元左右。如果管理得好,大约能产8000-10000公斤,利润根据市场行情不同,收益也不一样。大致上投入产出比为1:2-3左右,一年可以收获三四次。”钟同堂笑着说道,对这里的产业十分自豪。
“五十多个大棚,一年可以收益多少呢?”杭雨问道。
“一棚香菇年收益能达到六万左右,五十棚就是三百万左右。只需要种一年,我们投入的钱就能赚回来,还有几十万盈余。”钟同堂说道。
“不错啊。”杭雨惊讶道。
这么高的收入,杭雨都想去种香菇了。
当然,他这种香菇种植方式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也属于科学化种植。
先说基料配置,一般采用筛过的硬木阔叶木屑,麦麸,玉米粉,过磷酸钙,尿素,石灰粉,石膏粉,蔗糖,食用菌三维营养素等材料,按照科学配方来配制。
之后还有基料的处理,装袋和灭菌,压块式栽培管理,转色管理,出菇管理,采摘和仓储管理等等步骤,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内行人来指导。
了解香菇种植的方法和收益后,杭雨等人都感觉自己见识太少。当初一堆人聚在一起,讨论怎么带领梅岭村发家致富,结果就想出一个渔村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