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非常电影(2/2)
她在外面过道里站了很大一会儿,估计隔壁差不多了,这才进去。
果然,隔壁已经风平浪静。
桌上已经开了瓜子,安黛边嗑瓜子,边专注投入地看电影。
不看不知道,果然是叹为观止。虽经过剪辑,还是有着色的味道,令人容易产生心跳加速的冲动。
安黛瞄了两眼屏幕,垂下眼睑拨弄手中的瓜子。
淡定,淡定,一定要淡定。
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阿弥托佛。
安黛摒弃杂念,琢磨起剧中人物的表现来。
安黛觉得《色戒》最有趣、最耐人琢磨的一点,就是王佳芝接近易先生的心理动机。是因为真的情难自抑爱上了易先生?是沉迷于钻戒光彩的虚荣?是疯狂**的诱惑?是对邝裕民一伙的报复?是一刹那间的感动和晕眩?还是血液中流动的叛逆因子?似乎都说得通。
李安在这点上的分寸把握得极佳,但是王佳芝失控呐喊一段,让人物变成导演和编剧的喉舌,直接影响了阐释的丰富多义性——要注意到,当王佳芝化身麦夫人之后,她就再也没向谁吐露过心声,与易先生的对话由此才产生了亦真亦假的绝妙效果。
这一段的直白,却让这个人物的迷人大打折扣。
看到这里的时候,安黛觉得很遗憾。
其实全片让她印象最深的床戏,是王佳芝和**同学初试**后第二天的对话——“你今天好像有点反应。”“我不想和你讨论这个问题。”
真正体现了张爱玲原著的语言风格,妙不可言。
但在人文思想性上来说,这片子就不怎么样了。
影片的原型是军统特工郑平如刺杀汉奸丁默村的事情,真实的历史中郑平如是不幸手枪卡弹最终失败,到了电影中变成了因性而爱的王佳芝,因为一个钻戒而放弃,坐视同学被杀,漠视国家,民族利益,最后死有余辜。
这简直就是对抗日烈士的亵渎,是一种标准的汉奸文学。
如果张爱玲是个小女人,沉迷于花前月下道听途说后写下了这部小说还能有情可原,李安作为一个颇有口碑的著名导演,就无法原谅了。是不是下次就可以拍《民族英雄汪精卫》了?
安黛的大脑这样活跃地工作着,对身边某人的关注程度就淡到视而不见了。
电影结束,她甚至能感受到某些人的怅然若失。
关注官方qq公众号“17k小说网”(id:love17k),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