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果然传销(1/2)
第二百一七章
下午上课又开始上课。这次是一个來自东北的老乡。说起家乡口音聊起了家常。李元河都开始放松了戒备。
老乡导师着重讲述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是创造财富的时代。是实现梦想的时代。后來发现李元河都昏昏入睡了。另一个小子更是一脸沒有上进欲望。只有张翠军像是打了鸡血。又是点头又是拍桌子的赞成导师说的话。
导师便只对张翠军说话。聊了聊天自然拐到了家里亲戚朋友身上。听见张翠军说起了股票。便从股票來作为切入口。给张翠军讲起了什么叫做经济什么才算是金融。
张翠军连连点头。还找到认同感一般说道:"我知道。我知道的。我之前那个老板。也是我姐姐的朋友。他就是去炒股赚了大钱了。一块钱能变成一千块钱。我就是沒赶上好机会。不然我现在早就是百万富翁了。"
导师一脸不屑的撇嘴:"那是经济泡沫。那都沒有用的。來钱快去得也快。你沒看见后來那么多人倾家荡产。多少人跳楼的。再说了这玩意只是一时赚钱而已不是一辈子的事儿。"
就在昨天通行逛街的领导已经跟他讲过了房地产泡沫的事情。说八十年代末周边很多小镇子房价一下子就起來了。就因为两岸的开发商盯上了这个好时机。一平米从6块钱炒到了6000块钱。可是去年不行了一下子全完了。
张翠军不明白怎么就不行了。怎么就是房地产泡沫了。领导也不解释。总是给他一个颇有深意的笑。既好像嘲笑他的无知又像是暗示他以后就会知道。
见到张翠军回忆到什么似的眼神迷茫。导师立马转移话題。用张翠军的梦想來抓住他的思维。拿出笔在白纸上画着:"百万富翁不是梦。我们可以倒推來告诉你这个梦想将会实现的很快。"
"五年成为一个百万富翁。一年就是赚了二十万块钱。那么一个月就是一万六千块钱。看起來是不是很多啊。"老乡导师笑眯眯的问道。
张翠军连连点头面露难色:"太多了。不可能啊。"
导师笑道:"我给你算一笔账。咱们这个项目叫做阳光爱心工程。为的就是要给像你我这种有远大志向的人发起的。这是国家政策是国家允许的也是国家提倡的。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美国跨国集团的尖端产品。人家在国外卖了二十年。别说百万富翁了。就是千万富翁都满大街啊。"
张翠军眼睛都亮了。兴奋地问道:"啥产品啊。"
老乡导师笑道:"就是一款理疗仪。叫康乐安。一台2999。想要加入就必须先买一台成为这个集团的客户。然后才可以有资格成为销售人员。"
张翠军傻眼了:"三。三千块钱。这也太贵了啊。"
老乡导师哈哈直笑:"我刚开始的反应也跟你一样。可你看看我现在对三千块钱连眼睛都不眨一下。你知道为什么吗。"
张翠军好奇:"因为你有钱。"
老乡导师点点头:"因为我每卖出去一台。就会提成百分之四十。也就是说。我卖给一个人是三千块钱。我能从中赚到一千二百块钱。如果这个人是我的下线。他每卖出去一台我就可以从中抽取百分之四十的利润也就是一千二百块钱。你算算。你找到十个下线來买一个月不是一万两千块钱了么。你的下线再去找自己的线下。每个人找十个。你一个月得多少钱。"
张翠军都要疯了。现在掰着手指头都算不出來了。这这这。这是要发啊。
“我都跟小军说了。我说要是真这么好卖哪轮得到咱们啊。再说了这么贵。卖给谁啊。”李元河一脸的委屈。给自己解释生怕张翠莲不信。
张翠莲知道这是传销。因为上一世她还真是听说过见到过。先不说后來洗白的一些产品。就说那些被人诟病的经历。不说亲戚朋友不联系的老同事。莫名其妙來家里一通洗脑。就说说大白天的逛商场也能看见在街边上拉顾客的人了吧。然后拉进去组成十五六个人。开始说这个洗洁精有多好洁厕灵多神奇。重点还是留下家里的电话跟地址。以备日后上门忽悠。
张翠莲上辈子好歹活到四十來岁。周围有人做直销赔的倾家荡产的不是沒有。刚入社会天真沒防备的孩子也就罢了。最要命的就是人到中年还一副怀揣梦想的亲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