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2/2)
“荆州还太弱,但是若是朕再取了西川,那么朕便有实力与你一战。”
......
兖州方面,曹操麾下的众将集结,夏侯惇,徐晃,曹洪等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只有夏侯渊因为伤重在府中修养,但是为了这一战,夏侯渊硬是让他的儿子夏侯尚参战。
与曹操麾下众将脸色不同的是青州兵的统帅曹昂了,曹昂看向西方,脸色无比的复杂。
“终于要开始了吗。”
一只大手搭在了曹昂的肩膀上,但是却不显得突兀。
“子文,战场相见我绝不留情。”曹昂转过头去,只见曹彰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芒,没有比自己崇拜的人决战沙场更让人兴奋的了。
......
另一方面,陈寻麾下的众将也是摩拳擦掌,有暂时被陈寻拉回议事厅做“保镖”的张辽韩德,还有督师河西的高顺,天水的张绣,武威的赵云,一个个大将目露兴奋之色,此战举世难寻,此战作为参与者的他们必然将载入史册。
演武台上,陈寻大声的歌唱。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一首《无衣》是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现在被陈寻拿出来就是为了使得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另外陈寻吩咐现在已经回到自己身边的司马懿写下了战书。
不得不说司马懿的文采十分的好,几乎不逊色于当年的陈琳,一份讨贼檄文上来使得曹操麾下众将的声音渐起。
对此,曹操只是淡淡的一笑,他将手上的檄文原稿传阅众将,并且夸赞司马懿道:“此人文采不下于当年的陈琳,若是有机会我必将此人收入麾下为我小儿子曹冲磨墨。”
但是曹操绝不会将此事就那么算了,他也是个记仇的人,就这样,曹操的儿子曹植也是写下了一篇辱骂陈寻的文章。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