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给德国人鼓气(1/2)
第244章给德国人鼓气
按照双方外交部长(大臣)商定的时间表。中华帝国开始了一系列的外事活动。第二天德国宰相贝特曼宴请中华帝国的总理王充,由他们的外交大臣皮洛夫陪同,中华帝国的外交部长曾纪泽出席,这样一来,实际上会谈就已经开始了,只是林永升作为军方的客人去参加军方的宴会,或者说是会谈了。
王充对他们的热情招待是这样表态的:“我们中华帝国现在正在忙于我们自己国家的建设,对于外人的事情,不去关注,但是我们对于朋友是一惯地支持的,但是我们刚刚与英国人签署了许多经济上的合约,我们是要认真去履行的,当然了对于你们提出来的要求,我们也是会让你们满意的,中华帝国不是那种言而无信的小人,我们是君子一言四马难追,绝对不会对朋友出而反尔的。/\”
德国方面要求与中华帝国签订军事上的合约,王充表示可以,但是不包括直接出兵参与就可以。
林永升和军方的一些大佬们到了一起,总参谋长赫尔穆特冯毛奇将军,军事内阁大臣汉斯冯帕莱森将军,三位海军大臣阿尔费雷德冯蒂尔皮茨元林根、格奥尔格,亚力山大冯穆勒将军。
大家都是军人很快就开始了他们之间关于军事方面的谈话。当然先地谈话就谈到了当时他们最为关心的两军的军事素质问题,无论是欧洲,还是整个世界上,德国6军应该是排在了第一位的,只是增加了中华帝国这个变数以后。德国6军的强大,只好是向后排了,但是作为中华帝国地军人来讲。对德**队还是比较佩服的,林永升本来就不是那种脾气毛燥的人,他对于德**队是有一个正确地评价的。德国人从最近十几年中也现中华帝**队的强大了,俄军、英军、八国联军不是都败在了人家的手下了吗?所以德国地这些军人还是比较尊重中华帝国的军人的。
当然了两国之间军事上地交流。技术上的互通,经济上地往来,使的两国地军队之间也有了好感。于是德国方面提出了双方互相派出军事观察团的请求,林永升在国内已经有了皇帝地指示。于是也就高兴地答应下来了。
他们又谈起了他们的“施里芬计划”。/\
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将军从1一**一年至一九零六年任德国参谋总长,当时他提出来有名地施三步进行的。
“施里芬计划”的核心其实就是打一个“时间差”,他认为。以当时的情况来说,就是当德**队对西方的法国开始起进攻时。作为他们的盟国俄国是远远不能完成战争准备的,他预计俄**队的集结时间应该在六至八周内才行。在这六至八周时间里,德**队已经完成了对法国的战争了。如果说一但俄军出现在边境上,那么德国也会在那里出现的。
在德国为了便于执行“施里芬计划”,他们已经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可以快地调动部队,在东线和西线之间进行快地调动军队。
当时俄国虽然有几百万军队,但是他们的装备却是非常糟糕的,德**队的毛瑟枪和克虏伯大炮已经大量地装备部队时,俄**队士兵还在使用一些用木棒绑上刀子在作为武器的军队,施里芬就是从这里来说明俄**队的素质之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