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宋行 > 第二百七十七章 闹剧

第二百七十七章 闹剧(2/2)

目录
好书推荐: 横行无忌闯三国 超级骷髅兵 母皇 异能雷帝 转世圣女 盘丝洞38号 草莽 闯王李自成新传 市长千金爱上我 混沌谱

众人都走了上来,一一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只侥幸逃得一命的秦桧冷笑着站在一边,死活也不肯签名。当然,其他人也懒得理他。

不过,如此一来,众官因为都在这张劝进表上签了字,有把柄握在他人手中,在政治上也有了污点。反倒是秦桧一身清白,日后反更受大宋皇帝的信任。

很快,金人将张邦昌簇拥进大殿,喝令众人行三磕九跪之礼,算是为老张举行了一场潦草的登基大典。

在行礼的时候,张邦昌也不知犯了那股牛脾气,死活不肯接受众人跪拜,只起身拱手面向西面汴梁方向,大声哭号。

典礼完毕,照例是大行封赏。各人的官职不变,以前是什么官,现在也是什么官。不过,张邦昌提议所有的官僚都在官衔前加一个权字,意思不言自明:暂时先这么着吧。

张邦昌还同众人说他不打算用天子仪仗,也不立年号。

见张邦昌兴致不高,宗望也不便相逼,反正他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傀儡,至于名号什么的却不怎么重要。

于是,国号大楚的张邦昌伪政权就这么匆匆地建立起来,从头到尾只用了一天,活生生一出闹剧。

这个新政权现在只有一大堆宋朝官员,手中没有一兵一卒,一城一地,也没有一文钱的财政预算。

等宗望等人离开之后,已经是下午,金人也没给新朝的君臣准备午饭。殿中众人饿得前胸贴后背,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折腾了这么一天,大家都累得够戗。一直以来,众人都由女真人看押,可现在金人将他们交给张邦昌之后就来了个不管不问,这让习惯了听命行事的众官茫然地不知何去何从。

门下侍郎吕好问轻轻咳嗽一声站出来,讽刺地对张邦昌说:“陛下,群臣又饥又渴,是不是可以散朝了?”

他不说话还好,这一声“陛下”吓得张邦昌一个激灵,猛地脱下声上那件非常不合身的龙袍,大声叫道:“吕大人,我这个什么陛下是金人强迫的,你怎么也来笑话我?”说这又要哭。

吕好问见张邦昌已经哭得双目红肿,心中叹息大人也是迫于无奈,诸位大人也是知道的。我只是想问问你,接下来我们该做些什么?”

“对啊,现在该怎么办?”众人见危险已经过去,不禁有些同情替罪羊张邦昌。

张邦昌见大家有谅解自己的意思,精神好了些。他苦笑着说:“各位大人,我也是被金人架在火堆上烤的。咱们且在北京里呆着,一旦宗望退兵,我们再将大政还给大宋皇帝。我知道大家的饿了,可还有一事我要拜托大家。这北京城的宫室都是皇帝陛下之物,千万不能损毁了。我再麻烦大家一次,看能不能写些封条把各出宫门都封了,将来也好完整无损地移交给国家。”

吕好问等人都同时点头:“本该如此。”

于是,张邦昌带着众官忙了一个

这才将大内宫门都贴上封条,上面写着:臣张邦昌谨

到晚上,宗望总算派人送过来十几桶猪食一样的东西。饿了一天,众人人也顾不得脏,吃得畅快。

接下来十来天,张邦昌都穿着便服躲在宫中不露头,除非金国使前来,他才临时换上一身皇帝衣服。见了女真人,就是一通大哭。金人对他本就有好感,又被他哭得精神崩溃,就由得他自己在宫中自生自灭。

其实,若张邦昌手上没一点权力,若就此甘心做牵线木偶,对宗望没有任何好处。依照宋金两国和议,到北京交割给宋朝还有一段日子。宗望正该在这段时间中帮张大人的伪政权招募一支部队,以巩固政权。

可是,这段时间宗泽和杨华大军囤于成安,给宗望很大压力。

双方的斥候骑兵在北京和成安之间相互追逐,大大小小打了十多仗,因为和约关系,大家都很克制,交战的规模也控制在十人左右。可因为杨华河东军这一年打出了赫赫威名,金军普遍患了恐杨症,队伍也有骚动迹象。

宗望忙于安抚士卒,保障后勤供给线,自然也顾不上张邦昌和那群官僚。

金军士卒现在被杨华和宗泽闹得无法安眠,而且,各路河北军在得知北宋皇帝赵桓大行之后,都一改往日踌躇不前的态势,合力朝北京攻来,急于在未来皇帝赵构面前表现。加上女真人又都想家,战斗力急剧下滑。宗望一看情形不对,再在北京呆下去,只怕还真要被宋军给包围了。

于是,他决定立即启程回国,将北京和河北这个烂摊子扔给张邦昌。

这个时候,宗望这才愕然现,如果将北京扔给张邦昌,这个光杆司令可没能力守住这座城市。

在离开前的那一天晚上,宗望找到张邦昌,提出:“张大人,我明日就要率部北归。要不,我留两千精锐部队给你,也好治理这个国家。”

张邦昌听宗望这么说,心中大急。对他来说,宗望就是一个瘟神,现在好不容易盼到他走了,自然是大喜过望。可如果他还留一支军队下来,自己可就真的坐实了这个汉奸称号了。

他难得地鼓起勇气,连连摇头皇子,我大楚好歹也是一个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外国驻军是坚决不能要的。否则,对天下臣民不好交代。

宗望闹了个没趣,仔细一想,真要留一支军队在北京,只怕女真士兵都不会答应。到时候,被点名留守的军队非哗变了不可。金国部队大多由部族武装拼凑而成,有的人宗望也指挥不动。但若留自己的嫡系部队,心中却又舍不得。

“罢了。”宗望叹息一声:“就不给你留兵了,可你拿什么守北京啊?”

张邦昌装出一副感激的模样:“我自己征兵。”

可不是杨华和宗泽的对手。”宗望有些伤感,他拍了拍张邦昌的肩膀,有些动感情地说:“一切小心。”

说完话,他从怀里掏出玉玺,塞到张邦昌手中:“张相,这是你们汉人的宝物,听说只要有这东西在手,就算是受到上天的庇佑。

有此物在手,你就算是正式继承了赵宋的法统。对你征招部队也有帮助。作为老朋友,我能为你做的也只有这点了。”

张邦昌接过玉玺,又哭了起来,也不知是喜是悲。

哭了半天,张邦昌又问:“二皇子,太上道君皇帝的事情你做何打算?”

“本打算等我军北归后就还给宋人的。”宗望沉吟片刻是,我不打算履行这个诺言。张大人,一旦你这边支撑不住。我就让赵在河间登基,来一个二帝并立。看宋人敢不敢打他们的太上皇。”

金国大军离开北京的那天,张邦昌也没带百官送行,众人都坐在宫中听外面一阵接一阵的喧嚣。整整一天,女真人才走完。

待到外面安静下来,吕好问这才匆匆从外面跑进来,欢喜地大叫:“女真人走了,我们自由了!”

“万岁!”众官都欢喜地哭泣起来。

“诸位大人安静一下,安静一下。”张邦昌大声说:“大家也知道我这个皇帝是被逼的,现在我也不当了,还做我的太宰。现在,谁愿去康王那里跑一趟,献上玉玺,还政于赵氏?”

“我去。”吕好问忙走上前来。

马上写一封信给康王,劝他登基继位。”张邦昌提起笔来,略一思索,在纸上写道:

……

乃眷贤王,越居近服,已循群情之请,裨赝神器之归。由康邸之旧藩,嗣我朝之大统。

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尚在。兹惟天意,夫岂人谋。

尚期中外直协心,同安定之至计。

……

很快,由吕好问领衔的投降队伍和权进队浩浩荡荡地从北京出,朝相州走去。

此时,大宋皇帝刚驾崩,太上道君皇帝被金人俘虏,因为没有指定太子,也找不到合法的皇位继承人。赵构若要登基,于制不合。而玉玺的出现,让康王的法统得到世人承认。

如此一来,赵构继承皇位在法理和舆论上都已准备完毕,只差军方重量级人物宗泽和杨华点头了。

热情接待了吕好问一行人之后,赵构有一种酒醉后的愉悦。内心中,他十分感激张邦昌,很策略地应允,将来一但新君登基,念在北京众人是被金人胁迫的。现在又献上玉玺和北京城,不但无罪,反而有功。新君想必不会追究众降官的变节行为,将来还是会大用的。

站在相州城头,看着巍峨的太行山,手握玉玺,康王赵构有一种天下尽在我掌握中的感觉。

“宗泽和杨华该来了吧?”

这一年,赵构二十岁。

倍月票的最后一天了,再次求一下月票,巩固下在分类月票榜上的位置。

只要能稳稳站前十五就好。

谢谢大家!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m,章节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阅读!

...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