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宋行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割地使

第二百一十七章 割地使(2/2)

目录
好书推荐: 横行无忌闯三国 超级骷髅兵 母皇 异能雷帝 转世圣女 盘丝洞38号 草莽 闯王李自成新传 市长千金爱上我 混沌谱

杨华:“我的条件是,好好替我收拾下赵子清。”

“那是自然。”

二人哈哈大笑。到这一刻起,河东镇的军事长官和监军的关系才算开始有和睦共处的迹象。此去东京路途遥远,救兵如救火。路上也耽搁不得。一声令下,前来送别地军属们纷纷让到一边,大军轰隆着前进。

河东军这次的行军路线是从太原去隆德,在隆德稍做补充后继续南下。经泽州至怀州。

河东军的精锐程度和动员能力在宋朝的军队序列中屈一指,一路狂奔,等李鹞子地先头部队看到河内怀州城墙的时候。时间已是十一月二十一日,屈指算来。路上只走了十九天。看来,在十二月上旬赶到开封城下应该没任何问题。

看着被白雪覆盖的怀州城。坐在马上的黄公公尖着嗓子一笑,兴奋地对身边的李鹞子说:“李将军。咱们进城去吧,找个机会把赵子清的库房给我端了。”

李鹞子:“小黄公公。若是那赵将军不干呢?”

黄彦节一撇嘴:“直接扣人,国难当头,真出了什么事情我来负责。李将军,我倒愿意那赵子清不肯就范呢,如此就好玩了。”黄公公本是一个刚满十五岁地孩子,在太原呆了半年,逐渐成熟起来。以前之所以幼稚,主要是在皇宫里呆得时间太长,没接触过人情世故。现在,在满是恶人的河东军呆了半年,就算是笨蛋,也该被锻炼出来了。完善的文化教育,就其个人文化素质而言,黄公公在河东镇也是少有地文化人之一。

古人省事得早,十五岁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就拿河东军中的杨再兴来说,也不过十六岁,却已经是一军的指挥使,四个女子地丈夫了。

黄公公好象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大人,一个月的长途行军下来,身子也长高了一截。

此刻,他地心中充满了兴奋。

靖康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开封,禁中。\//\

“宣,河东判官关群进殿!”

河东军正在路上急行军的时候,在京城勾留多日地关群终于得到了晋见大宋皇帝的机会。

进入正殿之后,关群虽然万分不情愿,还是按照规矩跪在地上,大声道:“微臣关群叩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平身。”皇帝地声音从前方传来,嗓音有些沙哑,略带着一丝疲倦。

“谢谢陛下。”关群顺势站了起来。

殿中没几个人,坐在御座上的是大宋皇帝赵桓,关群这还是第一次见到皇帝,心中好奇,禁不住多看了几眼。只见,座位上坐着一个二十来岁瘦弱,一张脸很是苍白,颧骨高高耸起,眼光有些呆滞。这让见惯了太原城中龙精虎猛的士卒的关群大感失落,在他想来,大宋天子,怎么说也该是高大威猛,有着过人威仪才是。可上面这个家伙,不过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年轻人,精神萎靡,表情颓废。

皇帝身边的两个文官关群是认识的,一个是张邦昌,一个是唐恪。此二人都是大宋朝的宰相,同皇帝相比,这两个人要精神许多。往皇帝身边一站,倒有几分大国宰执的气度。

见关群无礼地打量着自己,皇帝略微有些不快,“关卿家。”

“臣在。”关群慌忙低下头去看着自己的脚尖。

皇帝的声音依旧暗哑而无力:“杨华送来的祥瑞和奏折朕已经看过了,白鹿皮朕收下了。至于杨华建议朕南巡一事,纯属胡言乱语。北奴此次重来不过是要接收三镇,实在不行,给他就是了。朕身为一国之君。若此刻南巡,牵扯太大,糜费过大。你回去见了杨华,就说他的一片忠心。朕已经知道了。朕决意割让三镇与金人构和,让他带兵回太原去吧。”

杨华出兵勤王的消息已经传到开封,皇帝现在是一心求和,自然不愿让杨华过来搅旨让各路勤王军队还镇,这个杨华还一意孤行要来开封。换其他人。皇帝早就一封圣旨厉声训斥。

本来,皇帝还不打算接见关群的,现在天下局势一片糜烂,敌人都打到家门口来了。还上什么祥瑞,这不是打朝廷地脸吗?而且,身为外镇节度使。妄言迁都,意欲何为?

皇帝也有些恼怒了。今日抽空把关群找来,准备侧面敲打一下河东镇。

至于解不解开封之围同关群也没任何关系。在他内心之中,开封若被金人打下。皇帝被人抓了那才好呢。听皇帝这么说,关群忙道:“陛下圣明。臣这就把陛下的旨意用快马传达到杨将军那里,让杨将军尽快还镇。”

关群也没想到杨华会率领河东军主力不顾一切地出兵勤王,以河东镇九千人马哪里是金人十万大军的对手。这一仗若败了,河东军万劫不复。就算侥幸打胜,也是惘顾朝廷法纪再前,不但无功反而有过。

关群心中也是恼火,杨华来这么一手,将自己的全盘计划搅成一团糟。他这段时间通过张邦昌,广泛接触宗室子弟,选择合适人选。就为一旦开封城破,皇帝被虏后做准备。可现在,一切都被他搞

听关群这么说,殿中众人一口气,皇帝也微笑着看了关群一眼:“人说河东镇骄兵悍将如云,都是些粗鄙武人。今日见了关判官,却也是个人才。可是读书人出身。”

“正是。”关群忙回话。

皇帝微笑着提起精神问:“好了,朕问你,现在太原那边情形如何。”

关群也已经猜出皇帝欲割让三镇给金国地心思,他也恨不得这个该死的大宋朝早点灭亡才好。听皇帝这么一问,就回答说:“自去年金人围城以来,历时八个月。其中,光太原救援战就打了三场。我河东军还与银术可和娄室多次交手。现在的太原残破不堪,整个晋中一片糜烂。就说太原府吧,现在有户口一万,人口六万,且大多是老弱妇孺。微臣以为,单就太原一地而言,已经没有守下去的价值。原因无他,没人没兵没粮。若陛下真要守住太原,只能移丁实边,先迁个十几万户人过去再说。”

听关群这么一说,皇帝吓了一跳:“十万户,那得多少钱。照你这么说来,太原已经没有任何价值,就算割给金人也无妨。这也是你们河东军的意思?”

关群:“陛下圣明,我河东军打的都是苦仗,今年还没得到过朝廷一文钱军饷,早穷地叮当响,士卒多有怨言。军这次南下勤王,也不过是想以军就粮。”关群现在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张开嘴巴就是一通胡说。

听到他说这样的话,皇帝和身边的唐恪很明显地松了一口气。割让三镇是他们的共识,河间和中山已经落入金人之手,到时候只需下一到圣旨承认金国对这两个地方地合法统治即可。唯一让他们头疼的就是太原,太原现在是杨华的地盘,若杨华不走,皇帝那宰相们拿他也没办法。

今日听关群地意思,杨华在太原也立不住脚,有移镇的意思。这让皇帝感觉一阵轻松,故意叹息一声:“杨卿这一年也苦哇。”他转头看了唐恪一眼:“唐卿,你觉得让杨华移镇剑南如何,河东军也苦了这么久,让他们去天府之国休养。”

唐恪点点头,“我看行。”

“好,就任命杨华为剑南节度使,让他去四川吧。”

关群大喜,又跪了下去:“陛下圣明。”

皇帝有些高兴地样子:“北奴已经打到黄河边上了,此战必须尽快结束。传我旨意,命耿南仲和聂昌为割地使,分赴河北与河东,同金人交割三镇。”他猛地站起来:“张卿拟旨……”

张邦昌:“臣在。”

皇帝:“……今割河北与大金,见诏书,州县各开大迎候交割。百姓今后虽居大金之界内,但生计如常,又何分南北……各州县官吏见此诏书,当一一专听从命,不敢有违。”

听到这份圣旨,关群心中冷笑,暗叹:“宋朝完了,此诏一出,大宋官家算是民心丧尽了。不过,如此也好,我河东军将来去了四川,割据一方,坐拥巴蜀两地,休养生息,静侯天下风云。

他这次来东京可算是为主公争取到了最大的利益,现在,只看如何将一个有着皇族直系血统地王子偷运出城。

皇帝的声音刚落下,突然,宰相耿南仲跌跌撞撞地从进大殿,突然放声大哭:“陛下,大事不好了,金人……金人大军已经过了黄河,就快要打到东京城下了。”

“什么!”张邦昌手一颤,手中地笔落到地上。

皇帝惊得大叫起来:“折彦质呢,河防是由他负责的,他手头不是还有十二万大军满脸都是鼻涕:“十二万大军,还没开打,都作了鸟兽散。陛下,快割让三镇吧,否则就来不及了!”

“好,割,马上就割。”皇帝声嘶力竭地大吼,满眼都是红丝。从黄河渡口到东京也不过百里,金人快马一日便可杀到城下。一想起城破后地情形,皇帝吓得,你马上去金营见宗望,商议割让中山与河间之事。还有聂昌,马上让他去见杨华,叫杨华把太原让给金人,然后带兵离开。”(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i章节更多,

...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