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新装备(1/2)
“将军请看,这便是我兴国坊的兵器打造作坊。”一个佝偻的身子老得一塌糊涂的白头老者指着一排又一排土炉子说。
作坊很大,几十个炉子都燃着熊熊烈火,上百个工匠奋力挥舞手中铁捶铁毡上砸去,耳朵里全是“丁冬”的锤声,直敲得人脑袋嗡嗡涨。
前一段时间牟驼岗武库落到金兵手中之后,开封城中已没有多少兵器,兼之又招募了不少新兵,因此,兵器的供求关系趋于紧张。工部的制造司更是日夜赶工,六千多工人日夜不息。从表面上看,北宋的战争机器已经高运转起来了。
如果单纯从国力上看,金人无论如何都没有打赢这一仗的可能。
因此,看到这浩大景象的古松、梁红玉等人都有些呆。
好在杨华前世也曾经去过一些大型的工厂,对这种作坊式的工作面有些不屑,表情也十分平静。
他来这里本也领了李纲的公函,龙卫军的编制也保留下来了,只是兵员一直没有补充。实际上,杨华也不想在开封招城市兵,从历史上看,真正合格的兵员还得从农村招募,开封城中浮浪子弟不少,真让他们上了战场,逃命度肯定极快,至于杀敌,杨华是不抱任何信心的。
军饷李纲也没办法解决,只答应提供必要的装备。反正这里的资材堆积如山,想要什么有什么,也不用钱买。
兴国坊是北宋朝工部的生产作坊,分南北两坊,分别打造不同的兵器和盔甲。在南北两坊之外,还有一个弓弩院。
弓弩杨华不需要,实际上,作为这个时代最有效的远程打击武器,北宋的弓弩在技术上已经趋于完美,没有任何改进的必要。再说,他手头士兵也做到人手一支,目前并没有紧迫的刚性需求。可暂时让作坊里的匠人先造着,等做够一军所需的数量再来取货。
而接下来马上就要刺杀王黺,那家伙手下可有一群猛士,要想杀得轻松,就得在武器和护具上下些工夫。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咱们就是要用高科技手段欺负你。
如此还有另外一桩好处。可以在实战中检验新装备地使用效果。以便将来龙卫军展壮大之后列装。
来地时候。负责兴国坊地是一个工部地郎官。大概是得了张邦昌地话。对杨华地态度很是殷勤。并亲自带杨华他们过来。
杨华是不耐烦同这个官员打交道地。再说那家伙也不懂锻造。有他在也碍眼。还不如直接找技术人员来得直接。打走那个郎官之后。引路员换成了这个叫万千地老匠人。
这人是匠人中地头子。从小时候就开始在这里工作。可以说干了一辈子手工业。手下徒弟上千。按说。这么一个总工程师式地人物地位应该极高。可他一见杨华却恭敬地跪在地上。杨华也是安慰了良久才让他平静下来。
兴国坊下面分工很细。有五十一个作。分别打造不同地器具。比如打造盔甲地叫“铁甲作”。打造马具地叫“马甲作”。
杨华这次带梁红玉他们同来。就要要让这些匠人为他们打造定制兵器和盔甲。
王黺那群卫士都是勇猛健儿,武艺高强,如果单纯依靠武艺,一个打一个,龙卫军只怕没一个是他们的对手。唯一的取胜之道就是将战场之道移植到这场小型的决斗上面。
战场之上,要想取得胜利,除了依靠士兵的勇猛外,还得有精良的盔甲、兵器和精妙的配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