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月东升 > 第九十一章 沈阳屯田

第九十一章 沈阳屯田(2/2)

目录
好书推荐: 炼宝专家 炼器修真 流氓高手 螭吻 逐风流 和我试婚的邻家姐姐 天外非仙 暴君,我来自军情9处 吾皇万岁万万岁 花弦月

三月初五,胡显成带着大批驮队、工匠们,抵达沈阳城外。胡显成这次除了带来不少粮草之外,还有大量的农具,以供垦殖之用,可惜耕牛并不多。千山铁场已经得到命令,所产熟铁、生铁,一律运到沈阳城外,由那些工匠们就地打造农具。

胡显成另外还带来数百精于农耕的老农,用于指导播种等事宜,当然,当初设计规划镇江新城的那些管事,也是一个没落下数都带了过来。胡德昌带着胡世云、严正安等子侄辈也运来大批的商货,这些算是劳军用听凭苏翎分,倒不是为了贸易。

自三月初五开始,十多万人马便开始进入重建沈阳的工作。

城的规划,仍按镇江堡的模式进行。那些管事已经熟悉了,只管照着旧日图纸,开始沿着沈阳城墙外围,用石灰划出大致界限。沈阳城处于平地,自是比镇江堡要宽广得多,那图纸几乎不用多大变动,不过,每一区域的地界,倒是划得更大一些。按照这样的画法,沈阳城要比镇江堡大了十倍不止。当然,那城墙依旧是没有算做重点。看来,苏翎要让这沈阳城,也变成没有城墙城。

管事们只花了半日的功夫,便将沈阳城的大致外围框了出来。接下来,各营便开始沿着外围划定土地,并一直向外延伸,这些,都算是农田了。不过,沈阳新城的圈定,可是占了不少昔日农地在沈阳周围全是平地,根本不愁没有农田可垦。

对于各营官兵,大多都是农家出身,对这农事也不陌生,何况卫所屯田本是常事,也难不倒这些久经训练的士卒们。倒是那些蒙古骑兵,必须要由那些老指点,否则光凭一身力气,也未必能干的恰到好处。

各营官兵没有被限定田亩数目,只管一路向外垦殖,如此一来,那些田埂界限,可就比一般农地大了不少,一块农田,怕是有个七八亩的样子。蒙古人的土地,是被特意指定且数目也有定数。苏翎交待倒也是一视同仁,每个蒙古人将拥有五十亩土地。考虑到蒙古人不熟悉农事,这边的进度倒没有多催促,只要完成他们自己那块数目便可。

大半的战马,都用在耕地上了,一匹不够,便是两匹,甚至四匹马同时拉犁。此时各地的农事也先后开始,调集耕牛是不合适了。而喀什克图征集的牛、羊,还得过几日才可能抵达。

苏翎的意思,是让这十万多人,先行重建沈阳,然后在拓展原来女真人的河谷地带。估计在一个月之后,沈阳城周围的农事便可结束,到那时,再去顾及浑河、苏子河河谷那些女真人耕种的熟地。

辽阳而来的银匠,一直没有停下熔炼金银的工作。

按苏翎的命令,将熔炼出一两银子一锭块银子。苏翎已经下令,此战每名士兵,都将得到五两银子的奖赏。鉴于此次战役的特殊性,这回便是平均分派,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一赏,可就去了近百万两。不过,相比那些缴获而言,根本算不了多大的数目。

十万人马,果然用了一个月的功夫,便将沈阳城外开出大片的农田来,按照管事们的估算,总计将达到百万亩,仅那种子粮,便让数千人的驮队往返十多次才算接的上播种度。

在垦殖的过程中,各营都有专人开始统计,愿意在战后于沈阳落户都将登入名册,以便分派土地之用。士卒们都得到通知,落户除了按每人五十亩分地之外,还将获得一套宅院。总之一切都与镇江堡类似,只要愿意的人,都可以在不久的将来,拥有往年只有大户人家才能拥有的土地、房屋。

辽东经略袁应泰袁大人,自然是早就写好了报捷的折子,不过,直到三月底,朝廷的回文却是没有丝毫音信。这不由得心生疑虑,但看着眼前这幕,袁大人颇有感概,这辽东,当真是换了新颜。再过几月,这沈阳城外,可是大片的庄稼地,今年的收成,是从未有过的丰收啊。

...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