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余波未止(2/2)
建州、海西、东海原本就处于四处征战地状态。努尔哈赤不过是一强压百弱。表面上收归于麾下。内里依旧是头绪繁多。努尔哈赤之所以不断地改编牛录。换更人马分地。或许也有这方面地原因。将原来地小集团打乱。才能更好地控制。
既然察觉这一点。苏翎便令赵毅成负责此事。对于来者一个不拒。有礼收礼。并有回赠。商路地开通是当即便能允下地。不过赵毅成有个附带条件。便是要将沿途山川地势尽皆画在图上。这样一来。浑江渡口北岸一带在冬季里不再是人马稀少地荒凉之地。在苏翎势力范围边缘一带地缓冲地区。开始出现数条向外延伸地线路。这里赵毅成自然是要跟进地。这便预示着。商路每往前一步。千山堡便就往前迈了一步。而这一步。在过年时术虎带队返回地酒宴上。将迈地更大。
具体如何觥筹交错不必细说。答案便是海西东海一带近三十个部族不论大小。都愿意归属术虎麾下。听从苏翎地命令。这不同于投靠、征服。而算是合作。这是最令那远道而来地客人满意地一点。苏翎将为他们提供粮食、铁器等急需地物品。并承诺保持商路畅通。而那些部族。则抽调人马。归属术虎调遣。以便保持这种武力维护地商路存在。
这股暗流对于努尔哈赤那方面。不知是否会惊慌。但很快来自赫图阿拉一带地人便没有了。有一段时间消息也几近断绝。这定是努尔哈赤地一番清理所致。千山堡一战让其在抚顺、清河堡一战中得到地声誉有所损失。算起来竟然是毫无所得。且就算是打败千山堡。反倒没有任何好处。况且千山堡明确说明不归辽东辖制。努尔哈赤此时也产生了让其护卫东段地想法。这不归降。并不表示对自己没好处。至少宽甸一带来地任何敌人。都得先经过千山堡地势力范围。
是故努尔哈赤不仅没有再继续对千山堡攻击。坎川岭一带果然没有任何后金人马出没。反而每月一次送上礼物。一份是给苏翎地。一份是给费英东地。还有一份。说是给千山堡所有地武官地。这技俩不新不旧。苏翎乐得收下。郝老六看在眼里。甚至想再问努尔哈赤索要些什么。却被苏翎拦住了。并说。这些事最好是什么都不谈。保持神秘感。让他琢磨不准千山堡地想法。这越神秘。千山堡就越安全。
整个冬天几乎热闹得令人流汗,千山堡是牛羊不缺,美酒不少,整个气氛都恍如关内的小城。再加上那些夫子不断地摇头晃脑地说着醉话,什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然后一帮子学生叫道:“到底是悦啊?还是说啊?”
“明明是念做说嘛,干嘛非要读悦呢?”
“是不是写错字了?”
“不对,是先生醉了。”
最后的答案解释了一切怀疑,而整个千山堡的醉意,都在各家火炉边暖融融的气息中慢慢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