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妙处回春天佑醒(二)(2/2)
周围的医生护士们也对王天佑能突然康复啧啧称奇,纷纷说出自己的猜测,这时医院中闻讯赶来的大夫和护士越来越多,挤满了病房内外。大家都对王天佑的突然康复感到不可思议,一时间各种各样的议论都出现了,大多数都是说王天佑吃了大量的药物,日积月累之下,才又此效果,当然这其中自己医院是功不可没,毕竟近一年来王天佑都是在自己的医院中接受治疗的。在众人的议论电报中王天佑也慢慢接受了自己已经傻了几年的事实真象,但仍感到万分惊讶,不敢相信。
议论了一会儿,其中的一位老大夫,听刚才与人说话的口气好像是院长拉住王大爷问道:“刚才我查房出来时,天佑还没有一点儿起色,怎么才过了不到一个小时,他就完全康复了呢?你能给我们讲讲是怎么回事吗?让我们医院也好有个备案?”
王大爷听后,指着萧明道说:“王院长,刚才就是小刀在这给天佑做了一二十分钟的针灸,然后天佑就醒了过来。”
王院长难以置信地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年轻人,二十四五岁上下,相貌普通,但站在那里却给人一种飘逸出尘的的感觉,但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了。王院长用狐疑地语气问道:“年轻人,刚才是你用针灸治好了天佑的精神病?看你这么年轻就懂得针灸这种传统医术,你家中应该是中医世家吧?”
萧明道听了王院长满是怀疑的问话,笑了笑说道:“刚才我给天佑做了会针灸不错,但天佑的病可不能说是我治好的。您也知道,精神病这种病症在整个世界都属于难以攻克的顽症,凭我这三脚猫的针灸功夫,哪能治愈精神病啊。这完全是天佑这几年来吃得药量多了,厚积薄,再加上贵院这一年多来对天佑精心治疗护理的结果。”
王院长一听,开心地笑道:“小伙子,是个实在人啊。年纪轻轻就懂得中国古老的针灸术,难得身怀绝技为人又谦虚谨慎,将来一定前途无量啊。好,好。”然后,王院长让房间里的众人安静下来,才站在病床前,咳嗽了几声清了清嗓子,这才大声地说道:“各位,今天,天佑小侄身患几年的精神病,完全康复,这既是王老哥和天佑父子俩的大喜事,也是我院的一件大喜事。在我院一年多来精心治疗护理下,再加上这位小刀同志的针灸之下,天佑的病才能如此快地康复。这件事是我们全院同仁长期以来坚持学习卫生部有关医德医风建设的理论,时刻遵守治病救人为本的高尚医德的最有力的体现。我们可以把此事作为学习典型,向即将前来检查工作的市区两级领导重点汇报。同时这件事更要载入我院史册,作为后来者学习的榜样。”众人都兴高采烈地大力鼓掌。
王院长讲完话后,又拉着萧明道的手亲切地说道:“小刀同志,要不今天就别回去了,呆会我和院里的几位医生陪你吃顿饭。到明天市区两级领导来了,你和我们把这事共同汇报一下。”
对于王院长的这种礼贤下士和亲切热情,萧明道是一阵的恶心反胃,赶忙客气地答道:“王院长,您太客气了,刚才忙着来看天佑,一着急就忘了上午公司里还有个会要开,我得赶快回去,要不然又要被老总骂了。等哪天有空咱们再一块吃饭。”
说完,萧明道跟王大爷打了招呼,说上午要开会,自己需要赶快回去。王大爷拉着萧明道手说:“小刀啊,大爷这两年没种菜了,我这也没啥谢你的。赶明个儿,大爷我走街串巷多给你收几本古书吧。”
对于老人的朴实,萧明道十分感动,笑着回答了说:“哪,王大爷,我可就在家等你的好消息了。天佑刚好,您老要让他多休息,这孩子聪明,只要调节好心理状态,明年一定能考上个好大学。到时要是家里有困难,您就给我就声,我尽力帮您。”
王大爷感激地拉紧了萧明道:“好,好,大爷记下了。这天佑的病一好啊,我这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劲。从今往后,我一边收废品,一边在家种菜,争取攒够天佑明年上大学的钱,要是真正不够了,大爷肯定去找你。”
萧明道又对王大爷嘱咐了几句保重身体之类的话,才和仍在迟疑愣的王天佑招呼了声,然后顺便向屋里的众人道了声别,出了西郊精神病院。西郊精神病院虽是偏僻的郊区,但相邻的有几家电子厂,工人们来来往往,人流不断,还算得上繁华。所以萧明道到了门外很容易地就找了辆出租车,打车回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