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章(1/2)
各乡镇的领导来得很快我们才转了一圈小刘就已经出来找我们了跟着他走回县政府接待室里放着一张大桌子上边酒菜摆满一桌一群一看就是农民的老头正坐在那大眼瞪小眼嘴里全是口水。说是乡镇领导其实也就跟地里种田的农民没什么区别只不过他们在当地比较有威望罢了。
我也不客套什么经小刘一一介绍后端起酒杯说:“各位的年纪都是可以做我爷爷的以后我在工作上还要靠大家的帮忙我知道墨脱的习惯外来者必须先干三杯才能得到认可小弟先干为敬了。”
说完接连将三杯盛好的酒杯拿起一一喝尽老实说平常我喝的都是啤酒白酒也只喝些低度的再加上南方和北方的区别这酒一入喉就像火烧喉咙一样辣得我直冒冷汗我可是千叮咛万嘱咐要小刘买最低度的酒了。
忍住那股恶心我把酒杯朝下示意喝完众人对我的举动报以热烈的掌声。
“书记大人好酒量!”这群老头纷纷赞道。
接着我又暗示老二老四也学我连干三杯看到我的暗示他们都快哭出来了端起酒杯来两手颤抖哪还像敬酒啊根本就跟喝毒药差不多。
众人看到老二老四连干三杯也都报以热烈的欢呼声接下来气氛便达到了**山里人本来就很淳朴你对他们尊重他们也对你们尊重我们用实际行动向他们表达了尊重他们自然也对我们像兄弟般热情酒桌上纷纷向我保证一定支持我的工作我也不会给他们交代些特别困难的工作这群家伙也就是威望高而已而且大字不识一个根本可以称为文盲让他们办事还不如我亲自动手我不过是交代他们回去后把各自地区的状况以及特产整理出来给我罢了。
当天晚上在众人的狂轰烂炸下我们三人终于抵挡不住他们凌厉的攻势接连败下阵来至于怎么上的床就不得而知了等到转醒已经是第二天的事了。
摇了摇昏昏沉沉的脑袋我勉强的爬起来拍醒老二老四起来洗脸刷牙叫上小刘一同前往驻扎在背崩乡的边防三营。来的时候陈老头特地嘱咐过我在那可以得到帮助。
边防三营负责的边防线东起格马拉西到德阳拉长达2oo多公里。从东面最远的驻军点格当乡步行到墨脱县一般通常需要走五天。从资料上看我对这支营队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们“戍边模范营”的称号这一个营他们一个突出的事迹就是在交通极为不便利的墨脱挥了“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精神在墨脱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他们自己开垦荒田自己种植水稻自己收割并把它们加工成可以直接食用的大米到现在边防三营已经至少在这片与世隔绝的土地上收获了十万斤大米如果按当地的物价来酸这个边防三营仅仅是自己种地就为国家至少节约了八十万元!
幸好边防三营的驻地离墨脱县不远赶在天黑前我们就到了地头还没进入军营我就看到几名战士正在菜地里忙碌在墨脱这种恶劣的环境中只有有限的几种蔬菜才能种活。
当我们报上来意后这几位战士得知我们是来自山外纷纷热情的围上来问东问西我不厌其烦的一一作答或许别人不理解我这种行为一个堂堂的县委书记凭什么跟他们说那么多但是在我了解了墨脱的实际情况后我对这些最可爱的人充满了无上的崇敬墨脱境内的气候特殊每年一到大雪封山这里就会与外界彻底隔绝九个月时间就算是在可以开山通行的夏季连绵的阴雨一下有时候就能下上整正一个月在这种寂寞的环境中有些驻守的战士得了自闭症有人甚至为墨脱这种地理上封闭心理上更容易封闭的环境长早了一个专用的医学名词——墨脱综合症!
而让人惊讶的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之中竟然没有一个士兵提前退伍忍受着难言的寂寞为了内地千千万万的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坚守阵地中国的士兵或许并不是战斗力最强大的但绝对是意志力里最顽强的。我深深的对这些守卫着祖国的士兵出最崇高的尊敬。
或许是喧哗声太大引起了军营里的注意没过多久就听见外边的士兵通知两位营长来了人群分开两个高大威猛的男人向我们走来我一看乐了还是熟人啊赫然就是上次跟我前往沙漠的张兴国和陈正照原来陈老头早就帮我安排好了。
张兴国和陈正照对我们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便领着我们走近了军营。
我正纳闷这两个家伙怎么认生的时候一进营房门一关两人马上扑了过来“兄弟带什么好东西来看我了。”“有没有什么杂志报纸之类的。”“带烟没有啊?”。
靠!这两个家伙敢情是在手下面前装酷啊老二拿出一条早就准备好的555两人马上丢下我撕开包装抽出一根烟美美的吸了起来我也不打搅他们好不容易抽完张兴国好象刚吸完毒般的爽快“我说老弟你怎么才来啊咱们已经在这待了大半年了可憋死我了什么也没得玩我都快寂寞死了。”
我连忙报以歉意考完了公务员后老二老四要跟家里团聚下而我需要交代的事情就更多了拖了好久才办完。
寒暄完一阵后把几人一一做了介绍原本我是打算来这看看后就回去开个内部会议商讨下未来展的可没想到竟然碰上熟人所以也就干脆在这商讨算了反正张兴国与陈正照也不是外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