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高衙内新传 > 第十四部 三朝北盟 第八十一章

第十四部 三朝北盟 第八十一章(2/2)

目录
好书推荐: 极品少将 随时穿越 皇家书院三两事 重生之华丽人生 妖鬼道 我是皇帝我怕谁 男人是狗女人是猫 重活了 天魔神决 异界之光脑威龙

这天庆帝登基方满一年,辽国境内粗安,又是风调雨顺百业待举,正见了一点儿中兴迹象,每日里勤政不辍,孜孜以复兴大辽为己任,亦是个有志君王,颇得人望。此时正在宫中参谒其母萧太后,耶律余睹礼见已毕,便将秦桧之言说了一遍,复道:“宋军方强,女真亦不是对手,只为萧干据住形势,故而一时不得渡江去攻打女真,他要知萧干动向,亦属情理之中,只是为臣不敢擅专,故而要请陛下赐示。”

天庆帝见余睹说的郑重,皱眉道:“此事朕亦知之,奈何耶律大石一意对朕言,要待秋冬马肥弓劲,粮草丰足之时才好出兵,那时招降了萧干,宋军前不得战,后方粮饷又不继,只能坐视我大辽攻灭女真,收复失地。此时便公开此事,却未必是大辽之福,反教宋军后顾无忧,得以全力攻打金国。”

原来耶律大石的打算,正如高强所料。去岁年尾金兵大举攻打辽东,高强手上只得两三万兵,辽东岌岌可危,耶律大石念及女真之强,一旦大宋辽东失守之后,辽国便要独力承受金国大军,如何了得?那时他便屡次上书,要求出兵援助辽东,只是那时辽兵战力颇弱,粮草又不丰盛,最紧要者,那时攻打金国的话,宋军主力在南面,不能增援金兵,契丹人屡次败于女真之手,称得上是畏敌如虎,哪里敢轻言出兵?是以耶律大石之议不果行。

等到开州大捷地消息传来,辽国上下精神大振,原先地畏敌派反过来比耶律大石这样的主战派跳得更高,大有一举荡平女真之势。然而耶律大石上书地调门却反而降了八度,说道宋军势大,金国恐不支,此时若是出兵,恐怕金国立时便举国降了大宋,到底宋金之间仇怨不深,辽金可是仇深似海!因此为了避免为他人作嫁衣裳,耶律大石力主将战事拖延到冬季,待宋军兵锋顿挫之后,才好出兵。

他所言虽与时论相悖,却句句都是为辽国着想。剖心沥胆之诚,天庆帝虽然年轻亦为之动容,因此虽然朝中大臣多半不支持耶律大石,天庆帝却能坚持到现在,仍旧在背后支持耶律大石所为,将萧干归朝这样的大事一力压着。

耶律余睹是他亲舅,每日出入宫禁之中。岂不知这皇帝地心思?忙道:“陛下明鉴,此话当初原是不错。只须瞒过了大宋,待到雪落天寒,宋军不耐北地苦寒,金人亦被宋人耗得筋疲力尽,那时出兵大有好处。只是此计要紧处,便是要瞒过了大宋,须知现今两国盟约新定。大宋与金兵在辽东大战,我不出援兵已是不该,何况有意坐受渔翁之利?如今宋强辽弱,国人皆望盟约为固,倘若激恼了大宋,那辽东北征十余万大军,连女真都不是对手,我兵如何抵敌!更有燕云边地数十万雄兵。若自虎北口出兵,十日便到大定府城下,昔日宋军攻燕京,一日便破城,今大定府城垣比燕京颇有不及,陛下以为能守几日?”

契丹人畏惧女真。“女真满万不可敌”这句话,其实是契丹人自己喊出来的;而女真却被宋军杀得大败,故此现今辽国对宋军的畏惧,更甚于昔日对女真之时。天庆帝随着天祚帝受女真攻伐,播迁在外时,已然吃尽了苦头,现今听耶律余睹说的郑重,也有些心慌起来,忙问道:“确是可虑,以国舅之意。该当如何?”

耶律余睹见辞入帝心。暗自窃喜,忙道:“陛下勿忧。臣观大宋之意,无非是要澄清其事,定萧干之所向,以便用兵而已,初未尝有疑我大辽之心,想两国百年盟好,我又还了燕云与他,岂不足信?为今宋人只知我朝耶律大石与萧干交结,不知就里,当速速招还耶律大石,教宋人且见我有固盟之诚意,待耶律大石归朝之后,徐徐商议萧干之事,大不了准许招降萧干,将此事公之于大宋,自可取信于人。此后再出兵与大宋夹攻金国,我亦有力与焉,当可再取辽东诸部,与大宋分而治之。如此,陛下既有收复之名,又结友邦之好,中兴仁厚之主,必当永垂史册!”

天庆帝见说的有理,却还拿不定主意,便向一旁地萧太后问计。这萧太后汉化颇深,能诗能文,对于大宋亦颇有向往之心,其实这也是百年来辽国的大趋势,天祚之前地道宗耶律洪基,也就是某著名武侠小说中的那位率领大军南侵地辽国皇帝,曾经对着宋使放言,“愿下世生于中国之地”,一国皇帝尚且如此,余人可知。

萧太后见问,亦道:“皇儿,你莫忘了,去岁我兵收复上京,可不是血战得来,若非大宋依照盟约,逼令女真退兵,耶律大石数千之众,怎敌得过女真虎狼之兵?那大宋与女真素无往来,只因此事恶了女真,今年便横受兵灾,我大辽不思报恩,亦不思报仇,反而坐视大宋与女真交兵,纵使于国家有小利,却失其大义,皇儿不可不思之。”

一番话说得天庆帝冷汗涔涔,赧然道:“太后教训的是,朕只听耶律大石一面之言,不知不觉之间险些铸成大错!还好现今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即当招还耶律大石,以大义责之,方见得我大辽亦知礼义。”这天庆帝幼读诗书长大,脑子里的想法其实和大宋皇帝也无多大差别,倒要更加迂腐三分,所谓隔靴搔痒,一味去学别人的文化便是这等模样,也是无可奈何。

次日朝议,天庆帝将此事说出来,耶律余睹率先响应,余人原本就没多少和耶律大石交好,见这君臣二人显然已经有了默契,那还犹豫?顿时纷纷点头称善,朝廷上下居然没有听到谏阻之音,当下便出了圣旨,命太和宫卫士为使,持着金字牌往招耶律大石。

耶律余睹下朝之后,便请了秦桧到枢密院中,将朝议下旨招还耶律大石之事说了,颇有卖好之意。秦桧心知肚明,连声谢了,却在那里忧心忡忡,担心耶律大石擅兵在外,倘若一味拖延,来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便如何是好?

耶律余睹一想不错,耶律大石这厮确实是自恃功高兵多,素来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自己地枢密院名义上是掌握辽国大权,却几曾指挥得动上京的兵马了?此事大有可虑,当即请秦桧少坐,自己又入宫去请了圣旨,连番派出使者,一天一夜之间,竟派出了十二名使者!

这十二人皆持金字牌,快马如飞而过,一路上金光如电,行人为之侧目,也不知究竟紧急军情,这般大张旗鼓,遮莫是又要打仗了?

此时耶律大石为上京有诸多流言故,正率了几千兵在东线草原上牧马,倒也逍遥自在。不期一骑使者自中京飞驰而至,圣旨却是教他速速回京,商议军国大事。

耶律大石历练颇多,朝廷中对他颇有嫉恨之人,他哪里不知道了?好在天庆帝自来还愿信他,故此才能在上京逍遥,现今骤见圣旨,语气虽不如何严峻,却透出一股不祥的气息来,耶律大石心念电转,已料到朝中生了变故,却还一时想不透是何事。

自以心底无私,眼下又到了紧要关头,按照他地计划,萧干那里只要一得到辽主招降的圣旨,便可以全师来归,接下来便要会师攻打女真去也,他如何能离了上京?

犹豫片刻,耶律大石正要遣人去中京上书陈事,不想这边奏折还没写好,又是一道金字牌飞到,此次的旨意更加简洁,只命他急速回京,不得稍有耽搁。

耶律大石情知不好,仓促间百计难施,那边金牌天使却是一个接一个地奔来,到了第二天地早上,十二道使者齐齐立在帐中,耶律大石长叹一声,只得下令回军!

...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