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高衙内新传 > 第十二部 燕云(中) 第二十章

第十二部 燕云(中) 第二十章(2/2)

目录
好书推荐: 极品少将 随时穿越 皇家书院三两事 重生之华丽人生 妖鬼道 我是皇帝我怕谁 男人是狗女人是猫 重活了 天魔神决 异界之光脑威龙

张商英到嘴边的话被高强给堵了回去,心中甚恼,当即反唇相讥道:“高枢密这博览会节余用作恩赏,可是又要在京地宗室百官去你那博览会中换货钞?”

这一招乃是高强所创,因此张商英乍听博览会一年就拿出二百万贯节余来,压根就不相信,只道高强又要趁机搭车发财。哪知这次高强却是真金白银的二百万贯拿出来,这一年多中,博览会在四京和杭州都设了分会,倚仗着其货品、物流和营销策略等几方面的优势,以及在去年郊祭中打响的名号,博览会所到之处无不大受欢迎,那些得了金牌的货物更是供不应求,利润自然也是滚滚而来了。高强现在拿出来的二百万贯,不过是其中的一半而已,他心里笃定地很,别看现在把钱拿了出去,这些钱发到了下面,还不是拿来我这里花掉了?这叫做培育市场,投资是也。

赵佶一听,笑逐颜开,却道:“卿家真可谓公忠体国也!只是朝廷恩赏,怎好出自私门。”随唤张商英:“张卿家,可令户部筹措一应恩赏,倘有不足,内库支取便了。”这官家话说的漂亮,其实是想自己省钱,要知道博览会挂在应奉局下面,原本是从内库领钱出去花的部门,被高强搞成了赚钱的口子,这中间的收益自然也是要进内库的,眼睁睁看着二百万贯从自己的内库中花出去,赵佶如何不心疼?他这一句话,就把户部推到了前头,虽然说是有不足可从内库支取,不过皇帝的口袋,作臣子地能不掏还是不掏,想方设法都得自己筹足了这笔钱。

张商英见赵佶开了金口,也只得应承了,肚子里狠狠地把高强骂了一遍,心说幸亏老夫早有准备,要借户部的盐钞茶引到你那交易所中赚一笔钱来,如今借着明堂恩赏的名义,更可放手施为,谅你也不敢教我亏钱!

哪知高强却正是要逼着他出手,才好用计哩!

下了朝来,到了待漏院,大家循例寒暄了一把,高强就要出宫,却被梁士杰拉住,邀他共乘一车回府,高强与他自来交好,当下应了,命从人牵着自己的马跟在梁士杰的车后。

自从蔡京罢相后,这一年多来梁士杰可谓得意。他一面拉拢原先蔡京门下那些大臣,以丰羽翼,一面借着高强地资源,大力推行将各地官府地资金进出都通过大通钱庄来进行。仅仅这一项,在各地解送钱粮的花费上,一年就节省不下百万贯之多。此外,流求岛殖民之事也在他的推动下渐次施行。就在今年五月,流求巡检司已经建立起来。首批抵达流求的垦荒民便有五千户,加上应奉局之前已经在流求开辟的甘蔗种植园,目前流求巡检司治下的居民已经超过万户,赶上一个中州了。

俩人原本称得上是紧密战友地,不过这一年来分头忙碌,在一起的时间竟是极少,多半也就是上下朝地时候碰到说几句话而已。今日梁士杰拉着高强说话。原来是他见如今各处官府俸钱的发放都已经实现了帐户制,便想要和高强商议,看看这禄米上头还能不能作些花头出来。

高强心说这还不好办?“梁相公,若真要把禄米地发放也改了,索性将本朝官员地俸禄改作两重,一重叫做本色,给俸钱如故,一重便叫做折色。将原应发给的禄米布帛刍草等都折作钱发下去,叫做折色。如此一来,朝廷也不用征收那许多粮米布帛地赋税,众官员得了俸禄钱也得向街市上去买货,自然推动百业兴旺发达。”这是他搞钱庄这些年得出的一个认识,这时代做官真是好。福利发到脚,连作鞋用地皮和布都有的发,一切都包下来了,这时代的官员们当真是“薪水基本不动”,至于老婆用不用,这时代可是允许一夫多妻,而且秦楼楚馆也是合法的!

梁士杰听了这法子,先是一喜,随即皱眉道:“如此一来,朝廷两税如何收法?莫非也是将各色物事都折作钱。向百姓征收?那岂不是钱荒更甚!”

高强心说你倒是有些材料的。知道如此一来用钱更多,对于刚刚有些好转的大宋民间经济流通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不过循着这个思路进行下去。那多半就要推到明朝才施行的“一条鞭法”上去了,这玩意算得上有历史先进性,不过搞这种大变革地人多半不得好下场,一条鞭法害死了明朝一代名臣张居正,清朝摊丁入亩则搞臭了雍正皇帝,本衙内看你也不是那种铁肩担道义的名臣,说出来怕吓死你!

“相公明鉴,倘若真能如此,确是朝廷之福,百姓之福,只是此事眼下却急不得,非得民间百业兴旺,百姓所产之物随时可以在市面上售卖成现钱,而官员所需也可以于市面上随手购得,那时再行此法,方是水到渠成了。如今么,只好依旧这么着罢!”

梁士杰于施政方面经验比高强丰富的太多,只这么一说,他也已经想通了其中的利害,情知火候不到,也就作罢,转问道:“如今流求巡检司已经建立,不过听彼处官司上报,当地人都说此地叫做台湾,尤其是先期由应奉局派去那里开辟甘蔗种植园之人,俱都这般叫法,不知从何而来?”

“从何而来?当然是从本衙内这里来的了!”高强偷笑,摇头道:“此事不可得而知,只是既然民间这般叫法,所谓约定俗成,愚意不妨就将此岛改称台湾岛,流求巡检司便改名台湾巡检司也好。”

梁士杰点头称是,道:“此乃小节,巡检司奏称此地气候温湿,土地丰沃,禾稻生长极易,因此一季熟后,粮米便不假外求,今以遣人往福建等地购求短生稻种,看看能否一年两熟乃至三熟,倘能如此,诚为大利。”

高强懒懒地,心说你这还是以粮为纲的老思路,殊不知台湾现在地广人稀,种那么多粮食出来,吃不完又运不出去,等着谷贱伤农么?幸好从一开始就打好了种甘蔗熬糖地主意,否则被你们这些官员一搞,只消出现这么一点挫折,登时就会一帮文人跳出来引经据典说这说那,主事的官员只要根基不稳顶不住,好好一件事就此夭折也说不定。

“相公,粮米足食便罢,无需种的太多,愚意巡检司只需按视地方,维护街市,清剿盗匪便可,至于民愿种米还是甘蔗,一概凭其自愿。至于收甘蔗熬糖,以及贩卖粮米等事,自有我应奉局来往船队为之。”

...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