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部 燕云(中) 第十九章(1/2)
第十二部燕云(中)第十九章
当高强向白沉香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白沉香并没有立时回答,向着高强脸上注目良久,忽地一叹:“衙内啊衙内,你空自有那些锦绣文章,通天手段,却对女儿家的心事一些儿也不懂得,难怪你在女儿丛中打滚这些年,从没人叫你作风流才子,却一片声地喊作花花太岁了!”
高强一愕,脸上当时有些挂不住,心说本衙内这花花太岁的名号又不是自己闯出来的!再者说了,古龙曾经说过,若是一个男人自以为能够了解女人的心理,他可就大错特错了,本衙内难道是那么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鬼?
再问时,白沉香却不肯细说了,只道:“姻缘之事,终究逃不过一个缘字,衙内若要问李姐姐的心时,倒不如反躬自省,问问自家的心意,还来得便捷些。”
高强点头无语,眼下他手上多少大事,对李清照实在是理不清头绪,强扭的瓜不甜这个道理,不光是说别人的,如果自己的心理没有做好准备,还是一样不甜。倒是自家妻子那里,可得好生告诫了,再这么闹下去可就不成话了。
辞别白沉香,一面策马回往太尉府,高强肚里就在犯琢磨:蔡颖这么上心想把李清照给拢进家门来,到底是出于想法?难道是想要以此来取悦自己,巩固她自己的地位?可是自己这位妻子一向是她蔡家的孝女贤孙,这么刻意讨好自己。莫非意味着蔡京已经俯首认输,甘愿终老林泉了?
倘若当真如此,高强可要谢天谢地。说实话,蔡家上下他只怕蔡京一人,此老一肚子地诡计,众党羽又分布要津,门生故旧满朝。论起政坛的潜力来,他高强再努力二十年也赶不上。若是蔡京不出。就凭蔡攸兄弟几个,高强还真没放在眼里,那几位就算捣乱都捣不出大乱子来,只消不破坏了他的平辽大计,给点甜头他们尝尝又何妨?
想了一路,还是不得要领,抬头看已经回到了太尉府。忽然灵机一动:“现放着历史上徽宗朝的另一个不倒翁不用,岂不是守着宝山哭穷?”他老爹高俅可也不是一般人。
到了书房,却见书房外院子里围了一圈人,正在那里叫好不迭。有人见高强过来,赶紧让开一条路,高强看时,却是老爹高俅正在那里踢球。但见这位徽宗钦点为大宋第一高脚的太尉,虽然年已四十。身段矫捷不输少年,十般踢**流施展,运用自如,那一个气球便如同有一道无形的线牵系着,在周身上下飞舞盘旋,从一边人叫好的态度来看。这连续颠球时间可不是一般地长了。
想想现代的足球,再看看咱们地老祖宗,高强不由得羞愧,心说这等脚法只消留下一星半点来,咱们现代的兄弟们得少多少委屈,多多少快乐啊!由此他又发现了一个维护大宋不倒的理由,单单是为了这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也值得花费如许心力了!
高俅脚法娴熟,意态悠闲,儿子来到身边他自然早已看的分明。当下使个珍珠倒卷帘。将球直踢出去,正正从彩门中穿过。又引来一片采声。高强一面叫好,一面上去拿一条丝巾递给老爹擦汗,余人自然不敢跟衙内抢着拍太尉的马屁,只能拣那二手马屁一起拍,其中也有几个人将马屁拍到马脚上,起哄要高衙内也展示一下脚法,岂知这位衙内的脚法连前任地一成都及不上,哪里肯献丑?
还是高俅知道儿子的脾气,彼此虽是父子,这儿子除了每隔三天晨昏定省之外,压根也不照面,今日忽然这么有闲来看自己踢球,必定是有事了。便即叫众人都散了,领着高强来到书房之中,一边擦汗一边道:“强儿,今日又是何事?”
自己和蔡颖之间的勾当,涉及到梁山的隐私,连老爹高俅也不是那么方便知道的,高强便略过不提,只道:“爹爹,如今蔡公相虽然是退位了,宰执大臣却没有能服众的,眼见得还得有一阵动荡。以爹爹看来,蔡公相可有卷土重来之机?”
对于高强问起这个问题,高俅却不觉得意外。去年为了博览会的执事,两家差点撕破了脸,还是后来蔡京因为星变而“及时”退位,才止息了争斗,随着高强上门给蔡京贺寿,表面上又恢复了和平。不过老蔡的脾气,一好是百好,若是有仇起来,整死你都不解恨地,两家既然有了这层龃龉,高俅也不认为蔡京会一笑置之,当作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他敲了敲桌子,点头道:“强儿,你能如此想法,为父便可放心了,可见你深知蔡元长的为人。实则此事不难推测,蔡元长当日罢相之时,御旨给他封了几个职官,你可还记得么?”
宋朝的官名委实复杂的紧,到现在高强都没完全弄明白,蔡京当日虽说是罢相,可名字前面的头衔职事还是长长一大串,他哪里记的清楚?此时回想起来,依稀记得是以鲁公守东太一宫使,还有来着?
看他抓耳挠腮,高俅便道:“也难怪你不曾留意,你才有几年宦海生涯?当日蔡元长去相之时,已然为自己留下了后手,那便是提举编修《哲宗实录》了。”
旧时皇帝地言行起居都得留下记录,叫做起居注,起居郎、起居舍人都是干这个事的。等到皇帝大行以后,便须将这些起居注给编辑起来,定成一本书,冠以庙号,叫做某祖或者某宗实录。这事干系重大,涉及到一朝君臣的作为评价问题,更关系到今上得登大宝的程序等等秘闻,因此不是一般人能完成地任务。惯例要由前朝的宰执大臣来作。不过本朝有些特殊,赵佶登基以后这十年,党争斗的惨烈无比,宰执大臣换了好几拨,前后两任宰相章敦和安敦都不得好死,而且祸延亲族,以至于等到蔡京罢相之后。除了他以外竟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提举编修《哲宗实录》。再加上蔡京罢相其实并没有多大的罪状,赵佶也不想一棍子打死他。因此仍旧命他提举编修《哲宗实录》。
此时高俅单单把这件事提出来说,显然是大有深意的。高强隐隐有些明白,却还不是非常透彻,高俅见状,索性掰开了细说:“今上即位之初,年号建中靖国,意图是消弭党争。取中之道。只是不过一年,便改元崇宁,意即崇尚熙宁,以绍述父兄之法为大政方针,蔡京正是借此而起,一举扳倒了安敦等人而登相位。你再想想,哲宗皇帝是何许人也?编修他地实录,对蔡京又能有好处?”
高强恍然大悟:“如今朝廷连年用度窘迫。西北不见息兵,又要用兵平辽,这理财便越发重要起来了,因此今上只有抓着富国强兵地熙丰法这一条路可走。蔡公相虽说是去位了,他秉政这几年总还说得上国库充盈,倘若过了星变这个风头。朝政一旦有了起伏,蔡公相趁机将这哲宗实录一上,今上就能想起他的好处来,大有可能再次令蔡公相辅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