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部 大名府 第十八章 召见(下)(1/2)
第十部大名府第十八章召见(下)
为何只是严加防范?盖因这梁山盗贼早已是本朝一个痼疾,历任州府都拿他没什么办法,即便是怎样严刑峻法,也管不到这八百里水泊深处。赵佶虽说并不是什么明君,但脑子可不糊涂,顶多是性格轻佻,好大喜功而已,这上头看得分明,并不如何苛求。
只是这奏章之中,有一件事叫皇帝看着喜欢,那就是高强又一次立下了功劳。于是御崇政殿与两府议事的时候,赵佶特地把这奏章拿在手里,向蔡京笑道:“公相,你这孙女婿,可真是干城之才啊!”
按理说,赵佶和高强老爹高俅的关系更为亲密,这话该是对高俅说才在理。不过两府奏事,高俅只是个三衙太尉,没资格列席,因此赵佶只能向蔡京说。
皇帝对自己的子弟如此夸奖,蔡京自然要逊谢一番。
赵佶笑眯眯地听了,又问道:“年前公相已经保举他去大名府留守司任上,原任梁子美该当进户部为官,可到时候了?”
蔡京暗吃一惊,他对赵佶的脾气摸得门清,看赵佶笑嘻嘻的很是开心,提起高强来必定有好事,再联想去年赵佶给高强下的“善理财”的评语,心里顿时就打起小鼓来:“这官家,莫不是要给高强再来个三极跳?”
心里盘算,嘴上不敢怠慢:“磨勘之期乃是三月,春郊之后便当调任了。”
赵佶点了点头:“高强年少为官,所到有声。也算难得,算算他离京外任也有两年,朕意趁此机会,调他与梁子美一同进京,好好奖掖几句,公相意下如何?”
蔡京脑子飞转,不晓得赵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总不成是官家对高强想念不已,要调他回京?这件事不大好办。大宋官员地宰执之路,须得是选人官-亲民官-侍从官-政事堂这么一路上来,其中前三个档次都需要多次沉浮历练,积累足够的政治资本才行,以高强才刚刚作了两年亲民官的资历,要进政事堂大大不妥。
好歹是一根绳上的蚂蚱,高强若是被架到火炉上烤了。蔡京这里未必就能风凉。他赶紧用言语试探,奈何赵佶居然口风甚紧,滴水不漏,蔡京不得要领,只得权且应下了,叫人发文调高强进京觐见。
这闷葫芦终究是要打破的,蔡京一下朝就开始侧面迂回,叫人向宫中天子身边收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