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零回 工事专家(1/2)
在明军的骚扰下面,阿敏的撤退进行得很不顺利,明军不仅有骑兵咬住他们的尾巴,明军的步兵也不知疲倦似的,在丘陵间不停穿插,然后利用有利地形,干扰建奴骑兵的正常撤退。(提供最新章节阅读>
明军的骚扰给建奴的撤退带来了很大麻烦,也仅仅是麻烦而已,小股的明军虽然像林子中的野狼一般,滑溜无比,但也不敢招惹建奴主力。
吃了几次小亏以后,阿敏索性让大军聚集在一起,沿着开阔地带一路疾行,才算是摆脱了明军似乎无处不在的骚扰。
当然,所谓的疾行也只是相对的,五六千大军,还有马匹,不管是吃东西还是大小便,都是件麻烦事。
要不是在大虫河畔领略了明军的强悍,阿敏甚至恨不得回头去与明军决战,也好过现在如丧家之犬一般。
但是大虫河之战,明军长枪阵的强悍让阿敏知道,这支明军绝对不一般,他似乎从来没有听说过,一支步兵能够正面抗衡骑兵冲击的。
但是,大虫河畔的明军做到了,要知道,那仅仅只是三到四千长枪兵,而在临江大营增援以后,明军在大虫河畔的兵力已经达到两万多,数倍于建奴,阿敏觉得这个时候绝对不应该继续浪费时间,火跳出包围圈,才是最佳选择。\
关键时刻,阿敏并没有意气用事,他的决定也挽救了这支建奴的命运。
大虫河之战,以建奴主动撤退而告终,某种意义上来说,明军的战略目的。也就是杀伤建奴有生力量并没有做到最好,建奴地主力其实还是从战场上撤走了。
义州之战、临江之战、大虫河之战,以及攻占汤站堡、险山堡的战斗,明军都是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但大部分都是汉军,或是仆从军,真正杀伤的建奴主力,可能还不到一千。
不过,在建奴主动撤退以后。王国兴也没有起追击,除了灭虏营三个骑兵哨,以及镇江营三个步兵哨利用地形做了一些骚扰,复辽军主力回师收了镇江堡,就地休整。
虽然建奴的骑兵有机动优势,王国兴本来还是可以追一追,毕竟大军行动比的不是个体度,复辽军最强调运动战能力。\利用丘陵地带的地形,复辽军完全有机会留下一部分建奴。
王国兴放弃追击的原因,是因为刘家坳和金州那边都已经送来消息,征伐辽西的建奴主力已经出现在辽东。
就在努尔哈赤与代善、皇太极领着大军出现在铁工城地时候。莽古尔泰、乌尔古岱也率领三万建奴铁骑出现在岫岩,复辽军如果追击阿敏,很可能被莽古尔泰抓住机会。所以生性谨慎的王国兴及时收缩兵力,开始巩固镇江堡-义州防线。
虽然没有能够歼灭大量建奴有生力量,但是东江战役的另外一个战略目标,重整镇江防线倒是顺利达成。
东路、南路军经过长途奔袭,先后打下义州、汤站堡、险山堡,并建立了临江大营,收复镇江堡,依托镇江堡、义州城以及临江大营,就可以重新获得对鸭绿江河道的控制。
随着二月份天气逐渐转暖,在得到水营舰队的支援以后。鸭绿江防线将变得难以逾越。明军可以利用东岸的朝鲜作为根据地,保障东江一带的军事行动。
义州城与镇江堡一东一西。/\牢牢卡住鸭绿江水道,并互相支持。加上临江大营的牵制作用,复辽军在西岸也牢牢地打下一颗钉子,进可攻,退可守。
至于汤站堡与险山堡,复辽军根本就没打算要,平时也就驻守一两队骑兵,当作前方地哨所。
大军退居临江大营,东江卫早就安排辽民和朝鲜的民夫修缮大营工事,以及镇江堡的防御工事。
虽然短时间里,根本无法建成金州或铁工城那样的坚固堡垒,不过临江大营之战,使得复辽军地军官们现地下工事,与地上工事一样,可以很有效地阻碍建奴骑兵的行动,为步兵赢得战斗的时间与空间。
复辽军每次出征,都要征召组织大批地辅兵、民夫,由于实行军事化管理,这些人平时为民,从事屯田、开矿或在工厂里干活,一旦生战事,除了保证必要的生产,都是被组织起来,成为辅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