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阎柔(1/2)
要说李克不对这三千冀州城防军动心那是假话。
想当初,刚接手这支部队时,这三千人不过是袁绍手下的杂牌部队,纪律松散,战斗力低下,拉上战场,也不过是凑个数字的份。否则,也不可能留在冀州老巢看家护院。
自成立之后,这三千人就没上过战场。
前一段时间,做了他们的统帅之后,李克用鞠义的法子练兵,倾注了大量心血。如今又在战场上见了人血,总算糅合成一支劲旅。击败于毒之后,按规矩,这支部队也该还给袁绍。
部队好不容易有点铁军的味道,现在却要交出去,换谁也不会心甘情愿。
可是,如今师帅同袁绍那鸟人关系微妙,若自己强扣着这支部队不还,未免给人口实,也让师帅为难。
先登本就是袁绍的肉中刺,袁绍时刻不忘削弱鞠义将军的势力,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借口。
若今天留下那三千人,只怕袁绍那厮会立即翻脸。师帅正在前线,只怕袁绍会对他不利。
因此,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个烫手的山芋。
而且,说不定这其中还有某人从中煽风点火呢!
一念至此,李克冷冷地看了高干一眼。
这家伙自从李克大破于毒后,脸上看不出半点喜色,反有些忧心冲冲的模样。对,一定是他搞的鬼。
李克问辛追:“辛司马,领头的是谁。可是我手下的先登士?”
辛追回答:“伯用猜错了,这次骚乱倒同先登士没任何关系,是冀州城防军。领头的是阎柔阎志兄弟。”
李克也不废话:“把那两个小子抓起来砍了,集合队伍,我倒要看看他们要干什么?”说完话,就带着两个卫兵急冲冲地跑下城强。
“伯用,等等我们。”辛追和高干等人也跟了上去。
因为这支城防军以前大多是辛追的部下,也知道他们的底细,一路上,辛追大概说了一下这些人的情况。
辛追道:“这群人虽然是冀州城防军,可来源复杂。有黄巾贼、有冀州本地人、有流民。至于阎柔阎志兄弟,说起来,他们的经历倒同伯用有几分相似。此二人本是北地人,从小就被鲜卑人抓去做了奴隶,后来有被鲜卑人卖给了乌丸。再后来又被公孙赞抓了俘虏,做了他手下的骑兵。上次主公在界桥大破公孙瓒,这两兄弟又做了冀州军的俘虏,被编进了冀州城防军。唉!”
辛追苦笑一声:“说起这两兄弟的命还真是硬,打了这么多仗,当了这么多次俘虏,竟然还活着。”
李克大感意外,他还真没想到这两兄弟的人生会这么坎坷。要知道,在北方各民族之间的战争极其残酷,战争中士卒的伤亡也很大。这两兄弟也是沙场老卒,打了这么多仗还没死,定然有其过人之处。
他回忆了一下,依稀记得这二人的模样。这两兄弟长相很是普通,身材也瘦弱矮小,在三千人中很不起眼,自然不会引起他的注意。
李克:“这二人武艺如何?”
“都还不错,尤其是大哥阎柔,是军中有名的力士。其实,这二人从小在草原长大,一身武工都在马上,骑术很是了得。”
李克心中一动,先登虽然是河北一等一的强兵,可强在军阵步战。冀州因为缺马,也大力发展步兵军团,对于骑兵倒不怎么重视。
上次界桥之战中,先登给予公孙攒的骑兵军团极大杀伤,冀州军轻视骑兵也很正常。
可李克是见识过赵云所率的白马义从的厉害的,上次界桥之战,公孙瓒之所以输得一塌糊涂,那是因为战略战术上出了问题,没发挥出骑兵的优势。
李克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在未来,随着骑兵战术的进一步成熟,战争形式将发生根本的转变。
想到这里,他倒对阎家兄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等到了军营,阎家兄弟连同十几个骚乱的士兵被人用绳子捆成一串。
见李克前来,两个卫兵上前拱手道:“禀李司马,乱兵已被捉住,请将军示下。”
李克好奇地看了阎柔一眼,发现这人长得很是丑陋,面庞黝黑,粗糙得像一张老牛皮。他身材颇为瘦小,雷公嘴,暴眼珠,站在那里,钩腰驼背,同一只大马猴没任何区别。
估计是从小骑马,张着一双罗圈腿。
这样的外貌很不给人好感,一见之下,李克心中大为不喜,转头问辛追:“辛司马,乱我军心,扰乱军纪,依律当如何?”
辛追面色一肃:“斩!”
“好,就依辛司马之言。”李克挥了挥手:“都砍了。”
三千多士卒都静静地站在那里,听到这话,都神色黯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