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规模空前(1/2)
李克这段时间力气大涨,往日拉不动的硬弓也能轻易拉上十几下。
汉朝军队的步兵大弓非常硬,同早期的单一材质的步兵弓相比,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首先要取两片长韧木,再在两片木材之间夹牛角、铁胎。然后,用鱼漂熬制的胶水粘合,放置一段时间后,用干牛筋所捣烂的粗纤维缠在一起,然后刷漆。
其中,牛角和牛筋是关键材料。
因此,汉朝的耕牛不但是生产资料,也是军用物资。百姓私杀耕牛依律当斩。就算耕牛正常死亡后,百姓也不能擅自处理牛的尸体。需要到官府报备,记载进挡案。再派专人前来剥牛皮,取牛角,抽牛筋,分门别类入库。
用牛角和牛筋骨制做的步兵大弓已初具复合弓的雏形,穿透力更是惊人。其中,像李克这种特制的铁胎弓,威力已经不逊于汉弩。
弓的射速比弩快三倍,若威力相当,一上战场,将变成一支可怕的远程打击力量。
李克在练箭的时候,曾经在五十步的距离中射西瓜,一箭在西瓜上射出一个透明窟窿。有此可见,这张弓的穿透力是何等惊人。
不过,这么快的速度连环施射,即便李克最近力气见长,胳膊还是觉得一阵发软。
射箭是一件技术活,也是一件力气活。
正常的弓手,最多也只能一口气射出十箭。
而训练一个弓手,需要半年以上时间。
所以,汉朝军在军队中大量装备弩兵。弩兵不需训练,只要懂得如何装箭,如何瞄准就可以拉上战场。
看到这一箭之威,先登营士气大振,已经有人学着李克模样,直起身体,准备拉弓射击。
可就在这个时候,鞠义的声音传来,嘹亮地传遍整个军阵,“不许放箭,保持阵形,敌人马上要开始总攻了。”
骚动的队伍这才平静下来。
一千八百人抬头望去,敌阵看乌丸人的统领被李克一箭射死之后,都静了静,好象在等待着什么。
须臾,不断有骑兵从阵中涌上前来,开始组织攻击队形。
随着一队又一队骑兵的出列,敌人的阵前很是拥挤。
这一片阵地总的来说并不宽阔,一下子挤了一万骑兵,无论如何都显得有些混乱。
组织进攻队形不是一时半刻能够搞定的,而鞠义而已不可能带先登营这点人马主动进攻。
于是,令人烦恼的等待又开始了。
太阳已经升得老高,地上的黄土被晒得发烫,热浪滚滚而起,烤得人焦头烂额。
汗水如雨点一般落到地上,还没等扑腾起一朵小小的灰尘,就瞬间钻进土中,再不留半点痕迹。
李克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汗水彻底泡透,伤口也是又疼又痒。虚着眼睛看出去,敌人还在无休无致地涌来,让他心中的邪火越来越盛。
这种大规模的会战还真他妈操蛋,毫无乐趣可言,绝大多数时间到浪费在组织部队上面。这种战争模式还真是僵化呀!
也不知道等了多长时间,敌人的队伍总算布置完毕。
看来,公孙赞也意识到这片战场实在狭小,一万骑兵挤在这里,腾挪空间不过,没办法发挥骑兵的机动优势。
于是,他将这一万骑兵分成三股,分成左右中三个部分,准备同时进攻。
看着这个蹩脚的阵形,李克觉得有趣。看来,先登营主动冲过桥来让公孙赞很是被动,在兵力上,幽州人是占有巨大优势的,如果摆开了打,瞬间就可以将先登一冲而溃。可显得问题是,先登营牢牢把住桥头,身后有是一条旱河,只将正面留给敌人。在局部上,幽州人不但不能发挥出兵力的优势,反被鞠将军给凝在这里动弹不得。
这情形就好象一个手提长槊的士兵钻进密林,什么精妙的招式也使不出来,只能一味响前戳刺。
话虽这么说,可一万骑同时冲锋时的威力还是让人头皮发麻。
只听得一片海潮般的马蹄声传来,一队有一队骑兵哗啦啦扑来。刚开始时,速度也不快,可激起的灰尘瞬间弥漫在天地之间。眼前完全被土黄色笼罩了,轰隆的马蹄声中,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感觉脚下地皮剧烈震动,如同站在一艘正在惊涛骇浪中起伏的船上。
“带兵的大将会是赵云吗?”李克瞪大眼睛看过去,搜寻着那条熟悉的身影。心中半是惊恐,半是兴奋。
正如那天与张飞交手时一样。赵云的强悍是他的一个心结,如果自己甚至不敢面对这个强人,还谈什么与天下英雄争雄,还谈什么追求那融合天地之威的武学大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