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前路独行(1/2)
这天晚上,王武忽然叫来了贾六,让贾六搬了一个沉甸甸的大盒子到车上后,王武对贾六交代了一番,两人开车找到了市局王局长的家。(全文字小说阅读,尽在文.学网)
对王武这样的不之客,王局长显然并不欢迎,把王武让进屋里也是颇感无奈。
王武却并不在意不冷不热,甚至连端茶倒水都省了的王局长,而是自来熟的进屋就开始四下打量起来。早听说这个王局长是个以廉洁刚直出名的人,看他家里大多是些老旧家具、家电,室内装修更是草草如急就章一般,王武暗自点点头。
但该说的还是要说出来,王武一番扫视,目光留在了墙上挂着的一副对联上。上联是:“人怜直节生来瘦”,下联是:“自许高材老更刚”,颇得颜体三味,看题跋落款正是王局长自己写的。
王武便以此为话端:“早就听说王局长是市里书法协会的常务理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这幅对联倒像是王局长自身的写照啊。”
王局长虽不知王武的来意,但心里却是处处警惕,闻言不咸不淡地应付道:“自嘲而已,字体拙劣,只能自写自画,更是难登大雅。王老板有什么事么?最近工作繁忙,我还要加班工作,有什么照顾不周,希望王老板不要介意。”
王武点点头道:“哪里哪里,是我打扰了王局长,还望王局长海涵。”嘴里说的虽客气,却没有丝毫打扰别人的歉疚,仍是四处打量,毫无告辞的意思,“只是我觉得竹子这种植物,虽然生得高直,却是失于单薄,少了扶助,显得刚而易折,王局长怎么看?”
王局长已是心里有了火气,冷冷道:“王老板不觉得正是这宁折不弯的性格,才得到世人推崇的么?难道像蒿草一样,即便有一人之高,却是随风而倒才是好的?”
王武笑起来道:“难道王局长忘了‘曾与蒿黎同雨露’的时候了么?即便是蒿草,也是一点点经历风雨成长起来的呢。而且这竹子成材与否,可也不是越老越好,只怕到了‘老更刚’的时候,却也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啊。”
最后这句像是触动了心事,王局长神情不由一滞。不等他说话,王武却不客气地向书房里走去。王局长看了看一脸茫然站在门口处的贾六,转身跟着王武进了书房。
王武正在低头看书案上一副没写完的字,写的是:海纳百川。下面是半截空白的宣纸,王局长刚走近王武,竟见王武随手拿起旁边笔架上的一支大号狼毫,在砚台上舔笔告墨,然后就在那半截空白宣纸上挥毫泼墨,写了起来。
王局长阻拦不及,只得探头去看,只见王武写的正是“有容乃大”四个字,竟然也是颜体,字体古拙丰厚,向背有度,论功力竟是比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不知是王局长的错觉,还是王武故意,其中“容”字,似乎写得特别大一些。
王武写完回头看看王局长,忙把毛笔放下,笑道:“一时技痒,献丑献丑。”
王局长看看王武,又看看那几个字,脸上神情变幻不定,不知在想些什么,竟没接王武的话。
王武也不在意,而是装模作样地看了看:“王局长书**力深厚,可惜似乎没有一方配得上的印章啊。我这里正巧有两方印石,如不嫌弃,就送给王局长如何?”说完真的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小锦盒来,打开放在书案上。
被王武的话语惊醒过来的王局长,眼光不由移到那个锦盒里,立刻只觉呼吸困难起来,一颗心跳得快数不出点来了。
锦盒里被格成两个小格,并排放着两枚印石,一枚通体猩红如血,一枚温润凝重,如金似玉。常年浸淫其中的王局长一眼断定,这两枚小小的印石,正是上品的鸡血和田黄。
饶是王局长见惯了大场面,这时思维也有些不连贯了,喃喃地道:“这,这太贵重了。”
王武却摆出一副得了便宜还要卖乖的神情:“可惜啊,没有找到‘帝后合一’,有些拿不出手啊。”
久经风浪的王局长总算保持了一丝清明,深呼吸几次后,抓起锦盒重重按进王武怀里。用微微颤的声音,冷然道:“王老板请拿回去吧,王某人不敢收此重礼。如果没有其他的事,还请自便,我可是要休息了。”说完转身离开了书房。
来到客厅,王局长却见到贾六不知什么时候,从外面抱进来一个厚重的盒子。忙沉声喝问:“你在干什么?把东西拿走,难道要我亲手给扔出去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