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八步打灯,胡子行(1/2)
第十五章八步打灯,胡子行
长起不是一点功夫不会,不但会,还不错。不过他是有点功力但打法不懂,也很少动手,所以光练了也不知道练了些什么。长起比较听话,当初是他姨姥爷教的,只说了练了以后就不感冒了,长起都当真了,没事就练。后来青面说不准他再用这些了,他也就不练了。
现在裴秋实得教教他,他又正经地跟裴秋实学。
他这个脾气跟伯芳相反,伯芳脑子活泛,想方设法多学东西,喜欢不喜欢的他也好奇。长起不同,怎么教就怎么练。说让他不准带过去的东西,他就能不露痕迹。
裴秋实都没看出他会功夫,只当长起悟性好一教就会。裴秋实是教了他一个五步套,还不算八极拳。
五步套是难得一次裴秋实跟孙青铜达成一致摘要而来,这个根基非常简单,是八极、太极、螳螂里相通部分摘要而成,将来按个人素质可以倾向一门。
别看就五步,但寻常庄稼汉练起来也得费个把越才能有个模样,长起身子骨基本开了,比较协调,一阵就学会了。
这五步套大概的动作是头一步并步开掌,也是砍掌。这个先是求哥浑身松沉、直腰顺尾,然后开一侧步子同时掩手横砍掌,练的是借平移之力松臂顺手砍出,要求开掌如丢锤。
一砍之下拧腰出拗步拳,同手收前手。非常简单,就是个弓步冲拳,这个是为了出拧腰顺肩冲拳之力。
第二步是个弓马变化,原地撑掌。腿一正再将身子拉回事,这一摆之下将前手自肋下撑出,同手那直拳旋回顶肘托与乳下。
第三步是个退步,取了一个倒卷肱。前手随退步翻卷抽回,同时打出右掌,这掌是自耳门起向前下探掌打出,打出同时后手自身后翻卷回另耳门。步子似退实劲,随时可停,求的是个根基沉稳与顺化退打。要想有透进,必得根基扎实,不然一拳之后人家没事自己出去了。
第四步是个碾步入环,双挑肘。就是步子原地不动,身子往原正面拧,拧成麻花歇步,同时两肘一挑一拉如同捂耳。这个动作练的是照应八方又是盘通筋骨。
第五步是个扫蹬踏腿,就是将那麻花腿走个别子蹬退一步,同时那后手拧拉回腰间,随着这一蹬朝前下合力打出一掌。
然后一并步再将那掌向另一方砍出,如此左右轮换。
别看简单,这其中含着八极、螳螂、太极中若干的变化。如此可以一个头打下去,也可转个身打回来,不费地方。
将来最得力的撑掌、扑掌、连环掌都就出来了,放长的有,短打的有,进步的有退步的也有,打正的有打侧的也有,拳掌肘摔的基本功都带着,将来打法上一串加上擒拿就能直接用了。
后起要归太极的话就以腰带手抽撤环打为主,走八极就马步硬撑进步撑顶为主,走螳螂就玉环步砍拉挑打为主,非常方便。
非要归个位的话算是少林拔步短打的东西,就是江湖上所谓的“八步打灯的小把戏”,实际不是八步打灯,而是拔步打蹬,罗汉护身捶一路的功法。后起就显出来了,要不孙青铜归了刚猛一路后又被人称为“蹬倒山”。
长起练得高兴,可不敢弄太大动静,就现那撑掌探掌一路下去可以无限进退,这就自由组合起来。
顺着这劲头,裴秋实一次把撑掌退步掌一并教了,但没教撑拳。这点上裴秋实比较有心,可以说裴秋实是正经的教师。他知道长起将来还是要练形意的,不能夺人所爱,所以撑拳不教。只所以不教撑拳是因为这个东西跟形意的几个劲太容易走位了。
且不说高低,就形意拳是去掉了马步的,这其中道理很深,舍弃了马步就舍弃了撑拳、伏虎,他走的是崩拳跟劈拳。而一旦撑拳跟伏虎的习惯养成了,就很难再改了,也就练不成劈拳跟崩拳了。
很多人打劈拳崩拳震的脑袋疼,其中就是走串了,走了马步的劲了。
这东西什么根基出什么劲,有相通的也有不通的,但越想越难改。
就好像裴秋实的京城口音,带着很重的直隶味,凤吟他们这些外地的听不出来,但老北京的一听就听出来了。
如果马步拳走多了,打劈拳的时间一准不敢上步,即便上了,心里也会忽闪一下。这是“定一准”的事情,而劈拳不敢上步,那这个劈拳就费了,就不如专攻八极了。
所以裴秋实对于这些荣誉串的东西,一点不教。也就是长起本分,他就踏实的练,如果换了伯芳,恐怕早是四不像了。
王长起是个练武的好材料,但他还真不好这个。进瑞昌的人目的各部相通,许多是冲着袁凤吟的功夫来的,又赚钱又能长进,谁不愿意来。但长起这次这么着急加入,他是来找他爹的。
长起的爹爹叫王文祥,跟着他大爹王文修在东北葫芦岛还是什么地方经营店铺字号,常年不在家。
家里本来有三五个扛活的,是做马车轮子的。后来临村里进了毛猴,哪家大抢哪家,就吓得不敢再做买卖了,这年头也不好干,索性就把扛活的都打回去了。
毛猴就是胡子。长起一问裴秋实这八步打灯儿怎么回事,还问出个胡子行的由来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