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秃尾巴老李咱老乡(1/2)
第五章秃尾巴老李咱老乡
这就是北线与东线分别之地了。凤吟打马赶上去又跳下马来,大领房牛进山蹒跚着步子迎过来,凤吟一抱拳:“大领房,之后又要辛苦你了。”
“呵呵呵,大镖头这是哪的话,咱吃的就是这晚饭,硬当应分的。”
“一路保重,暗房子不易,漠北又天寒地冻的不比西路好走,安全第一。若是过不了海拉尔就一直往西去恰克图,不必返库伦了,如此同样可以节省时期。听说松花江又开放了岸口,不过时值此季江面冰封正好趁此季节赶在他们前头。自家的货在海拉尔能散就散,通古斯满洲之地寒冷非常,料当地人定好饮酒胜于喝茶,若能自己带过贝加尔湖最好,不过恐怕难以逾越,一切都要在甘珠尔庙时做好打算。粗布铁器当在东北过路时就散尽,轻装西赶。此次不是单纯运货,更有贸易之则,恰当散尽也少了麻烦。货物是我多家资本,不求抢市只求安稳,全托付给大领房了。之后的事情大领房也不必操心,此去有游子如先生随队,到了边境我瑞昌恰克图游稚儒掌柜定会提前赶到海拉尔恭候。二位游先生都是从闽帮请来的好手,与洋人打交道也颇精通。但是性命要紧,必要时候大领房只管能带着人回来都成,千万可别不回来。”
“也该唤你一声袁掌柜了,袁掌柜放心了,这条道我走过,所谓青山不改,此一路虽然比西路凶险,但是不缺水源,只要能挨住寒冷便无甚大碍,该说的也早说过了,我依计便是。袁掌柜东行开辟新路,一路多保重,我等赶路了。”
牛领房用那看了沙漠草原数十年的眼睛瞪着凤吟,那头被风吹得在脸上刮来刮去,显得那脸石雕一般坚毅,随后一抱拳,转身大步而去。
“起—驮!起驮!嗨嗨!”接着是那每日要嚷好几遍的号子,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就扎进北路山口。
凤吟也没有过多目送,此一别至少也得八个月再相见了,年岁就是这样早勇往直前中老去。
从丰宁往北过承德,那一片小草原小沙漠便是皇家“木兰秋狝”的围场了,是片好地方啊。再往北就是寒冷的沙漠了。再往北就是朝着大清的龙兴之地兴安岭而去,驼队自然是贴着关东三省到达呼伦贝尔。这是古通古斯之地,往西北折就是喀尔喀蒙古外缘了,也就是俄国领地。
海拉尔就是大清最北,也是大清老家,有大市场,各部都会汇聚与此交易,准备的蜡烛蔗糖等物也都是由此出手。海拉尔也就是呼伦贝尔之南傍着呼伦湖,中间就是满洲里。多远啊,从这到北京的距离相当于从北京到汉口的距离,可是这比北京到汉口要难走的多,草原大漠不辨方向,地上就没有路。当初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从这里打到山海关的,多大的能耐。可惜他是往南扩张,却没能守住北面。如果不是《尼布楚条约》,驼队到贝加尔湖就不用这么费劲了。贝加尔湖就是汉人所谓的北海,也就是苏武牧羊之地,鲜卑之地,也就是东西伯利亚了。
凤吟默默祝愿他们,也就是祝愿自己。隔着草原,一切都是那么难以把握,就是听到了成败的消息就得等上个把月,难啊。听过外国有电报了,弄根铁丝,隔着十万八千里都能通话,真是神奇啊。
“起驮—”这是盖盖再喊,实际队伍已经在走了。那大队人马分出去之后,余下这半队虽说也是规模庞大,但是显得有点参差不齐,这骆驼有点品种不一,虽然寻常人看不出来,但是凤吟、青面他们已经能是一目了然了。
青面问凤吟:“凤吟,货物一走,我咱这除了这些随队商人,咱自己也没多少东西了?都是马队了?你驮的什么货啊?”
“不能瞒大教师,这一路可险呢”,凤吟身子往青面那歪了一歪,低声道:“现银。”
“谁家的?”
“瑞昌,自家的。”
“啊?”青面不动声色,但是心里一惊,道:“盛京不是设有若干票号分庄,日升昌、蔚太厚都在,昌晋源、大德通都开过去了,这又何必亲自携带现银呢。”
“咱干的不就是这个么。”
“那也没必要啊。”
“有。”
“你想开买卖铺子?”
“不,就悄悄的。”
“运了不用那不等于没用么。”
“我现了,市场不光要抢,也要等。直说了吧,这么多票号都开过去了,而关东又值开荒之际,有买卖的也就是山货杂货,但其利微薄。你想西帮那么有心眼,他们干嘛关了绸缎庄改茶庄又关了茶庄改票号?其利丰厚。”
“你不是想涉足……”青面看着凤吟充满疑色,他差点没好意思说出你自不量力。
“呵呵,就是因为票号多才好办事。当地是出货多入货少,山货散地,山上是散户多那镇上的店铺就多,店铺一多必然竞争激烈,竞争激烈当看实力,肯定也依赖票号。自票号业兴盛之后,便少了我镖局大半业务,但若边远票号产生挤兑,必然需要大宗现银。地处偏远,土匪横行,他从哪去弄银子去?”
“呵呵呵,从你这。”
“你可算明白了。”
“凤吟,我就现你少不该学拳,你当学生意。”
“都一样,若能“彷”开武帐子,以后接手各家票号现银押运,他们给商号放款,咱们给他们救急,这老路又回来了。你的担子也不轻啊,要彷开路子还得靠你啊,你那些得力弟子,这次我都带伤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