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一将一马一口刀(1/2)
第七十九章一将一马一口刀
一小队人马从中分离出来,十余人。青面显出不善之色,一队清兵练勇,蓝布甲袄,头戴暖帽,为一人也是铠甲简单,只在当心掩了一块护心镜。
七匹马在凤吟三人身边停住,“大哥?”凤吟看出来是袁奉尧。袁奉尧“哈哈”大笑,却并没下马,将手中铜管望远镜晃一晃,“我早识得是你。”
青面偏头看向别处,似乎等待几人赶紧攀谈完毕赶紧回家。
“大哥这是?”凤吟心里高兴,但却不知怎的,或许因为突然,总感觉有点疏远,欢喜不起来。
“呵呵,我受命查实此地情形,以待大军。所以有幸守护家门。今日追剿小股余匪,确保地面清净无扰。”
“大哥辛苦了。”凤吟看到袁奉尧已是鹖羽蓝翎,想必略有军功,但品级不高。
“另外,呵呵呵”袁奉尧在马上挺直身躯左右观望,显得意气非常,声音都粗狂豪放了几分,感觉最近过得挺得意:“还是那句话,你随不随我一同远征,平定四方建立功名!”
“大哥,我没那大气魄,只求一方平安,也操不起这份心。”
“一方平安?凤吟,就你们几个人也敢说一方平安?且我也没见你少操了心。不如投入我营,你我打虎亲兄弟,这多爽快!守在门前有个屁用,只是任人宰割,得打出去!”
青面道:“打谁去?”虽然这话是冲着袁奉尧,又不中听,但是说得却铿锵有力,打谁去?打外邦列强?有那个实力吗?有实力你不赔款啊。
袁奉尧冷冷看了青面一阵,也无话可说,稍后脑袋一晃:“呵呵呵,既如此我也不多劝兄弟,也不差你一人二人。不过,凤吟,我奉命在地面招募乡勇编入我队,这点你得帮我。我这非常简单,够个儿就行,这些本不须你。我需要你帮我的是机灵能用的底细之人,最好有些功底,可有人才推荐?”
“大哥,我镖局都缺少人少,也是有心无力。”
“镖局?这点出息。”袁奉尧皱了下眉头,“我听说你先前搞了个什么擂,而今又要搞什么擂?这事办得好!届时我去捧场,选拔人才为我所用,你帮我把把关,呵呵呵,你不会不为大局着想吧?”
“大哥,营中这么多人,久经沙场,总能提拔出来。就我若在军中,也是俩眼一抹黑能力不够用,何况他们。”
“哎,兄弟太过自谦。那就帮我留意,地方之人必然懂得地方之事,非常之人必然有着非常本领,哥哥如今虽然只是个小营外委千总,但若我大难不死,必然少不得亲随兄弟的好处!”
“大哥言重了。”袁凤吟没有想到,袁奉尧大小也是个营级头目了,这也够快的,想必也是屠杀了不少人。
“呵呵呵,兄弟保重,若打擂时,我遣人将那招募榜文张贴出来!你代为宣传。嘚!嘚!!”袁奉尧用脚跟连磕马腹,旋马而去。
而今的战争,硝烟气味已盖过了血性,缨枪盾刀哪干得过火枪大炮。自镇压捻军开始,河南地面在河南巡抚,兵部侍郎李鹤年的募集下,出现了两支不同与湘军淮军的人马。
一支是由创始人“毅勇巴图鲁”宋庆带领出的毅军,这一支的根基本是捻军降众,后来在平定捻军、白莲教的战斗中逐渐独立展起来,后来转战蒙古、朝鲜,形成主要铁军。
另一支是由总兵张曜统带的嵩武军。后随左宗棠入宁夏,嗣出嘉峪关平定白彦虎。
这两支都是生命力极强的后劲之旅,之后毅军归于武卫左军,嵩武归于武卫右军,隶属北洋。时袁世凯已为北洋重臣新军统帅,从他爷爷到他,折腾了半个时机。
这两支爷爷辈的军队当时人马各是一万余。剿匪各军虽是同仇敌忾,但是各部各营之间斗得也是势同水火,就实力最大的淮军也分南北,盛字营、铭字营、庆字营、鼎字营、树字营、勋字营、松字营、仁字营……谁也不愿意被谁压着,而且都在扩招人马。
袁奉尧便效命于张曜嵩武军帐下。袁奉尧在奔走之间现了一个道理,不能跟着同城的前辈的混,除非甘愿做幕僚打手。因为自袁甲三之后,袁保恒袁保庆这些虽然出自兵营,杀出名堂之后守得却都是地方文缺,再无阵前立功之机会。这其中自然另有门道,自己初投戎马不知深浅,备着这关系以图立功之时再做利用更好。而今效命张曜麾下却真是选对了统帅。
张曜为僧王一手培植,早年是“目不识丁”,也是僧王一匹马一口刀战必临阵的拼杀风格,这与湘军的儒将风格截然不同。
僧王失利,张曜奔救,虽然连战连胜,但僧王还是归了天数。张曜被定“养寇遗患”大罪显些丧命。明为此,而暗则应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古谚,原为攻破太平军而生的团练以曾国荃的老湘军为都是大量遣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