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争生死而轻胜负(1/2)
第六十五章争生死而轻胜负
童安祺也是功夫不俗的拳师了,虽然他身为掌柜,更多的精力用在经营生意上,但是从未疏忽了练功。[]没想到轻而易举就被傻大个干败了,而且在那火光打闪之间,虽然捡着了破绽,却也毫无作为,甚至有点无能为力。
他败阵的原因很多,主要三点,一是二人确实不在一个级别上,除非下了狠心玩命去打,否则确实容易受制于人,这不是说凤梧天生多猛,而是他有一个好老师。
二是童安祺低估了凤梧,太过自信拳术,以为傻子好欺负,结果让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三是最关键的,就是童安祺讲理,凤梧不讲理。所以童安祺是有顾虑的,这也限制了他占住先机。实际童安祺输的也不愿望,较技分制拳技与破拳技,制拳技就是利用各类基本功扬长避短,不管对方怎么办,从起初就压制住对方让他无从施展。无论是以功力还是闪躲技巧,要的是让对方一身本事不能挥。所谓功力压人,唯快不破。
破拳技分两种,一种是真破,一种假破。真破就是以理破理,这个主要在知己知彼,能够顺应对方的节奏并给他破坏掉。这也是最能服人的一种,就是所谓后制人。
假破就是引破绽捡漏步,利用对方技术上的不成熟,打破对方的节奏,或硬攻猛开或偷漏抢点。这个时间比的就不单把握能力了,知己知彼都不一定管用,所谓技不如人。
很明显童安祺跟凤梧自身都有问题,比的就是谁的优势占得多,很明显凤梧占得多,童安祺又做不到出奇制胜。
凤梧打童安祺还占了先机,童安祺应对不及。凤吟打凤梧实际也是智取,上去先来了俩跤,把凤梧弄傻了。也多亏凤梧傻了,不然他反映过来还真不好办。
凤吟也算历练有数的拳师了,非但在拳法上成熟起来,较技上也有了一套法子。即使凤梧不犯怵,凤吟也只打算摔他三个跟头就算了。所以凤梧一显出迟疑之色,凤吟马上跟他换个玩法。
凤吟不敢大意,倒不是凤梧本力大,而是他有个好老师。四爷是他亲姥爷,就这么俩孙子。自己不太讨人稀罕,而凤梧傻乎乎的很听话,四爷肯定悉心传授了。
凤吟跟凤梧一搭手,感觉到不对劲了。按说凤梧练得是心意拳,凤吟深知心意拳的特点,又看出来凤梧只是心意打法,却不理解心意根本。心意跟太极不同,他走得是鸡腿龙腰,这个根基决定了他的攻击方式,都是练这个的,谁不知道谁。
凤吟上手就用太极引他,只要凤梧合了自己的节奏,破了绝劲,就有办法收拾他。
可玩玩没想到,凤梧落步似钉,臂如龙蟒,他胳膊比凤吟长,凤吟引他,他就给,给到底凤吟先到头了。凤吟动步他也跟着动,凤吟缠丝他也跟着转。
说是不对推手,但肯定四爷传授给了他一套简单易懂的变化规律,就见凤梧眯眯洋洋地就跟着凤吟转转,凤吟也奈何不得他。
天色已暗下来,几乎面对面都看不清了,二人进入梦幻般的推手中,全凭感觉。但即使如此,周围的人还是不舍得离去,难得看到这二人棋逢对手,看不懂也要看看到底哪个更高明。
凤吟越来越不行了,凤吟比凤梧心眼活,他甚至各门拳法之间的特点,为了保持功架纯正,也是习惯使然,他甚至是拒绝太极劲的。这时却显得“技”到用时方恨少了。
凤梧动作不多,却也能跟着走一趟四正手,四正就是掤捋挤按一个轮回。你掤我捋,你捋我挤,你挤我按,你按我转,转而再掤,实际就是一套正面的柔化,含着顺势得势,我得势对方必然背势。
这其中有前后三道线,上下三道关的变化,但中枢在腰。破手有肘,破肘有肩,破肩有背,破背有腰。只要有个余地,身子圆活了,就有破势的办法。所以拿人就得拿大根,不然根本拿不住高手。
凤梧是个傻子,但傻子也可能是高手。渐渐地凤吟感觉到后背僵了,凤梧的胳膊不管是巧劲还是蛮力,反正汹涌翻滚,硬逼得凤吟转化不灵,就见凤吟跟鸡咬架似的,被凤梧逼得小半步一直调整。要不是夜色深沉看不底细,不然准会被人说成失了根基。
凤梧也试出来了,道:“四哥,你知不知道我还有一手没用?”
“你会点什么!”
“就方才我头两手,都没使,使出来,你知不知道,是我留手了?我这还有第三手,你要是能躲开,不用你化,你只要能躲开,我就服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