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一线悬垂海底针(1/2)
第五十二章一线悬垂海底针
七寸听凤吟这么讲,放下茶碗就出去了,童安祺也紧随其后。/|\()更新快/|\
七寸这不是翻脸,之所以这么干脆,是他感觉应该干脆。凤吟回家就奔他这来了,一点表现没有那就不合适了。掌柜的在东家买卖上都有人股,人股就是不用投资银子的干得股份,又叫干股,结算的时间都有分红。七寸是外务总掌柜,那干股可不低,就如今的年红利跟县太爷相当。不过这干股跟银股不同,一旦人离开了,也就没有了。如果是被东家解雇,那在同行中也很难立足。七寸实际就是被人排挤而被收留的,自然不想离开,不想离开就得对东家尽心尽责。
七寸这方面做得滴水不漏,你就是不喜欢他也很难找出他的毛病来。
凤吟没跟七寸搭手,七寸先自己走了一拳,带着功夫走的。凤吟也不是低手,这七寸比谁都清楚,高手面前不敢玩虚耍假。说对方水平低,你让着是东家,假装败北讨人欢喜,这种人有的是,但在高手面前还装孙子,那就真抬不起头来了。
所以七寸无论是出于敬还是出于自保,都决心要跟凤吟试试真玩意儿。这两步走得身子飞快,折来闪去却没有尖角,一条小辫刚甩起来一晃又回去了,蛇一般在背上爬动。衣角袖口都带着风。
凤吟也是正经走了一趟八卦,真没撒谎,确实是受人传授了。
原先凤吟走八卦,七寸见见过,不过是用了鹞形跟蛇形放开了圈子。好是好,气势浑厚身法游活,但毕竟动作不标准,不是从八卦里来的。
形意跟八卦后来有交流,也有结合,再后来都差点合了一门,因为追求要领都颇像,而且也能惯用。自后京城的形意八卦两家类似孔孟,都能排上辈分,往往也是形意八卦太极都通。
但是早期有一样,形意拳师通常会了太极八卦却不再练了。而太极八卦拳师练了形意长进虽大却用不顺畅。
这是说得一门有成之后,原因很简单,形意一动举动,随时力,一个回身,方寸之间都有了,干脆利索,再用八卦不过是放开了方寸,取了远转;再用太极是舍了刚猛求其舒展;而用起来,力瞬间或者整套战略,还是形意本身。所以有成的拳师,可以教人,但自己不练。
八卦太极虽然也讲缩圈缩圈,但他再缩还是个弧,不过是个小弧而已,那是根基决定的,所以一旦连续起来,还是弧接为圆,并没缩小,如此再走动中力,虽然可以合了形意的周身蹭动,但是劲上却不能顺势如形意般透彻,要么舍了引化,要么少了直接。
所以参合一起的,是虚灵部分的境界,自然圆转的身法要求,虚实分明的内在要求,让人摸不着虚实的外在表现,强调劲力挥而不是招式运用,如此等等,在玩的时间,爱怎么玩怎么玩,但在用的时间,还是自家老本。
而初学者却不然,一旦三家参合,便没了根本,形意的钻翻虽然也能化,但本身图得是顾打一体,不分二式。因为太极八卦的要领而分了二式,实际已经失去了根本,然后又逐渐延长二式为无限连绵,虽然境界未丢,但是打**法以失。形意本是猛火炼钢,如此舒舒缓反而不能练成,虽然得了内家感受,再想回返,已经回天乏术,不是形意了。
袁凤吟用蛇形走得厚,鹞形处理转角,骨节蹭动,但有蟒盘鹰翻之势,周身含着劲,仿佛随动随止又随处力,转起来就没头没尾了。
七寸惊叹的是,袁凤吟在换掌的时间,前手扑,后手兜,掩手扣步,夹马穿掌,回身推撞,含着一穿,都是那么到位。这个不是说功夫到不到,是动作到了。这动静之间,含着无限杀机,按说凤吟即使不会八卦,就随便一盘也有这个能力,但是那穿手抱身,叶底藏花,丝毫不差,就是自家的要领,这个却不是想想就能想出来的。七寸知道,凤吟没有撒谎,他在京城是遇见同门了。
七寸身子左右闪折,二人就搭上手了,一碰即翻,虽然翻了,但都是取了穿势,二人劲路一笔,让凤吟把七寸挤偏了,七寸借着这劲身子就钻进来了。
凤吟本来穿掌插他咽喉,被七寸一搬,凤吟接着上身走切,这就是个左右换掌,之前凤吟就爱这么用。一般人被他一切就给顺着劲扔出去了,而七寸要得就是这个。
这就看出了两个人的性格,凤吟是走得身子拿人,可以制敌无法出手而不伤人,但七寸手一托照心口就是一掌。
这一招就在方才二人掩手扣步那一推一穿上,凤吟穿不打人,是切人重心,而七寸是照着心口就打。
说时迟,没见凤吟怎么动,七寸只感觉封印的身子像一面墙,突然一侧就要塌倒,这一塌直逼着自己进退两难,七寸竟然退了半步。
这一退就要摆步脱身,那墙似又一塌,步子就动不了了。一种坐以待毙的无奈之感悠然而生,凤吟跟玩似的就逼着七寸不敢乱动。却见凤吟也没捆他,就是跟他忽闪,忽闪到最后中门大开。
即使这样,却见七寸在凤吟的手脚之间一阵撞摇,那是身子听劲极度灵敏的前提下,随着凤吟的劲做的反应,借不着力,进路被堵,退路被截,硬挣也无用。
七寸站在那不动了,面色暗淡。凤吟收了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