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翻天鹞子海东青(1/2)
过去有一种猎隼,褐背黄腹,一身虎纹,也有黑背的,叫做兔鹘,又叫吐鹘,那契丹回鹘都以此为图腾。(全文字小说阅读,尽在文.学网)通常被训成猎鹰,与细狗配合。这物件有特点,那细狗细瘦挺拔,动作灵敏,羊鼻梁,蝎子尾,极少数的黄瓜嘴;腰似弓,尾似箭,四个蹄子一盘蒜。只是不够圆通,周旋不便。
走兽飞禽皆有奇能,那回鹘却翻转自如,势大力猛,能把羊给提起来,也吃狐狸之类;这家伙劲猛身子灵,不似寻常鹰翻,俯冲而下一击必杀,又不似一般鹞穿,辗转穿梭斜膀侧翅。而是崩膀竖尾,能倒着飞,一个旋子往后仰,亮翅一展尾巴朝上。
万里出一,九死一生,便是上品神俊海东青,搏击长空擒捕天鹅。自古便是北族皇家图腾,传说那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名字便是从那叫声“阿骨打”而来。
其影响又何止北方民族,边塞城镇,就是老鹰捉小鸡这游戏,也都是大江南北自古就有。
飞禽捉物实际有个特点,就是俯冲而下一气拿下目标之后,它是扑棱伸展着羽翼,遮盖住猎物,这家伙没有牙齿,那是借起落之力硬撕,关键在于一坠,看不见怎么就给撕啄开要害了,光看着扑棱了一地血。
这回鹘回转更灵,贴着地皮翻,又有收爪成拳的本事,能跃能飞,提物之时,爪子尾巴都往上使劲,这就是鸟台,形意取能叫做竖尾崩膀,盘旋调尾,唤作“骀(鸟台)形”。
这一技老心意里是没有的,是老刘家里带的本事,关于老刘跟李老能先生的关系,老刘并未细讲,但就看这一手,也就明白了几分。
袁家三辈这么想着,赞叹不已,也贾三山不管这一套,他也不懂这一套。
但是人就两条胳膊两条腿,谁也不是三头六臂,贾三山也看出门道来了,没看出来挨揍也挨出来了,他不信这个邪。
就不走拳脚了,而使出十八罗汉手,走拔步短打的贴身法子,就依仗自己身大力气沉,勾采撕裂,连拿带摔。
贾三山想了,我打不过你我就贴死你,只要你伤不了我,单反给我一手拿实在了,我就靠着一身力气走摔打,以长克短,出门在外不容易,刘师傅,别怪我欺负你。
想着贾三山就换了梅花步,推搡撕扯,就抢老刘的把位。
跤法有言,长怕抱腰短怕镐,胖子就怕三转摇。
长怕抱腰好理解,大个两头长,一钻进去容易借力,小个胳膊短退短,大个虚实相间地镐他,他也不自在。也有叫短怕揉的,揉是什么,就是自上而下,抓着晃拧。
所以大个子练跤有手绝活是转大缸,弄一个大缸,随着功力的增长逐渐填沙子,走着跤步来回晃拧,
跟人交手,不用别的,牵着一晃就把人扯起来了,这就得晕,一顺劲就扔出去了,这叫揉。
关键他正好能使上劲,这要是矮的,自下而上,就不方便使这个了,所以各有其法。
这大个要俯下身子去钻裆扛人,那动作破绽就大了。
胖子腰粗墩大,晃也不得劲,扛也不得劲,但是他笨重,怕围着转悠,逗着逗着就引出破绽来了。
这贾三山又大又猛,但不胖,占尽了优势,所以他师傅从早就专门训练了这手。
武术加跤,越摔越高,那杀伤性也大,关键就在拿把的技巧与摔人的技巧。
摔跤自流入民间,在京津河北,已然成了一种娱乐项目,有自己的一套规矩,讲这规矩,可以不伤人,破了规矩,那也可是轻易就断筋断骨摔死人。
这贾三山走得是擒拿摔跌,自然就不是客气的玩意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