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有秤打起千百斤(1/2)
第四十八章有秤打起千百斤
四海升平。:ap;北城海升楼开张大吉,一派锣鼓喧天天女散花的欢喜景象。
大二层的楼阁,端端正正四平八稳。阁楼四边有一大圈天台走廊环绕,视野开阔,空间宽敞。
可以俯仰四方,又可望江品酒,每一方柱与门廊之间有翻转屏风相隔,可以翻开将空间独立
又可旋侧将空间联通,匠心巧妙。
一切布置的颇有书卷气息,少了些许浮华烦躁,是和气生财,优雅论交的好去处。
每一立柱又有诗赋,舍身处理,构思独到。如东南一角,远眺可见江波平静,千帆交集,
再远似可见天边,一望无际,而又三三两两可见高塔,看过去心旷神怡,
而那一柱却潇洒防米芾行书“退一步海阔天空”,若带阴雨天气,烟波浩渺,
退一步果然就显出匠心独道。
此一景致引得各处商家都来登高一望。
又有和气谦让引得大家共利的词语,让人不禁感慨往事,审视自身,来这谈生意颇有礼让三分,
得心应手之感。
正东门联紫气东来,门格上又有曹孟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让人豪气顿起,不禁多饮三杯。
望北又有财源茂盛达三江,生意兴隆通四海,果然就能看到三川汇流,车舟往来。
若是晚上又能看到万家灯火随波起伏一番不夜景色。
正北又有四大名山。扬江湖义气,生财有道之传统,金山银山泰山梁山。
观夕阳西下又是一番景象。
特别之处在于往南,往南又有年年有余日日余,可见快马取鱼的热闹景象,可谓四平楼一景色。
在南边园地里开出了四个大荷花鱼塘,各种鱼类均用上豆饼花生饼饲养。
不讲店里名厨调理出的如何美味,就看那各色着料,就能猜想出个大概,
待上桌时又是出乎意料的鲜美绝伦。
此外但在这里等鱼看鱼,就是一番滋味。鱼来之前都吟诗作对,或谈些没事,
只等着鱼到,遇到大主顾都是从塘里直接捕来,直接网兜网了不到店里不再沾水,
取海升楼占水之财字,为如鱼得水。
远远见跑马而来,高含一声:“有鱼”,伙计听了一声传一声,直到厨房,
跟一声“有来~”方才停罢,好一番欢喜景象,而又恰到好处,
只让楼上等着的老爷心理舒爽无比,有钱商客来这谈买卖,不为别得,就为听着一嗓子,
听完这一嗓子,再合着吃上美味,看一眼正楷书联“蒸蒸日上”,赞不绝口。
而生意也往往因这一串吉兆而坦诚。
这正是袁成恭善意把握各种心思的过人之处,只一开张头一月,
收入,气象就已盖过了他哥的一品道。
袁成恭没少下心思,这几年确实如他哥所说,没闲着,他在庙里做事,来往之间,交际了不少手艺名士,就这调汤调鱼味的,是承了御膳房的手艺的。
又请来当地的腊肉名家,开了作坊,用当地特有的南顿小项猪,经多道祖传手艺秘制,
色泽鲜华饱满,只是看着,就有道不尽的诱惑,各种口感随猜想而在口中打转。
做时着以刘秀扳倒井米酒糟特制,香而不腻,嫩处爽滑,入口即化,筋道处又丝丝连连,
回味无情,每当做菜之时,飘香满街,没上桌时就让人浮想联翩。
再一味当地的特色烩面,但海升楼的,却是袁家自己的手艺,
羊髓骨肉海参鱿鱼合多味药材调制,老汤色如牛乳,加以特色的黄花菜,配鹌鹑蛋,
虽是清汤白面,先一口有牛羊鲜美,又一口又似有鱼虾美味,
再以一口混混沌沌不似人间,再一见名帖,乃为“青龙过海”,身心大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