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江湖细雨一笛风(1/2)
第二十七章江湖细雨一笛风
放眼四顾,又走出约摸五里,天气并没有如想象中明朗起来,虽说不感觉热却是湿漉漉的有点难受,这一段因果,日后又该如何讲给后人听呢,袁家实际是怕事情牵连太大,害了自己,才出此下策,而如今一路走来,快意恩仇的心思都没有了,叹人生苦短。:ap;中原大地,平川千里,天厚厚地压下来,将人间挤成了一条缝隙,何去何从,而今又要新作打算。
老刘想起了烟台巷那个女人,有心折回去却又走出太远,叹一声一路向北,人生错过的事情又何这一件两件。
也好,回家长伴妻子儿女。
忽听到背后有奔跑之声,远远见到凤吟拖着一头青驴而来,浑身汗水湿透。老刘赶忙迎回去,未到近前,凤吟咕咚一声双膝跪地,地上满是泥泞膝盖已陷入泥水之中。
“恩师一路保重,允弟子送恩师一程!”
凤吟一直傻乎乎的,这样就可以不顾及颜面,不在意吃穿,在偌大一个宅院,出入随便,悠闲自得,实际这才是福。
这是他多年来第一句完整的话,他确实不聋不哑。
老刘赶紧上一步搀起,凤吟身子很轻,一拽就起来了。
凤吟忍着泪赶紧拽过缰绳请老师上驴,这孩子确实是傻,因给老师送驴自己倒不骑,一路奔跑赶来。
老刘看红绿编织的缰绳,大长耳朵白嘴唇,眯缝眼儿,一高兴呵呵笑出声来,露出一排雪白的牙齿。
将哨子包袱挂了,一翻身上了驴背。
袁家这种谦恭的品格实际是一脉相承的,后来此地出了一个万人之上的人物,功过不论,但他的人有一条规定,进了地界,无论文武长幼,落轿下马一概步行,自己也不例外。
凤吟牵着驴在前边走,老刘道:“如果出了什么事,到燕地深州找刘殿卿。”略一停顿:“我叫刘殿卿。”
然后无话,二人默默走出许远。
凤吟不再说话,老刘道:“枪丢了实际也就丢了,老物件了,也不能用,该放就放,不要急挂在心上。只要意不失传,艺就没失传。”
又无话。
行百步,老刘接着道:“枪太张扬,出入不便,夫子以枪化拳,取的不光是个枪架子,而是将精髓化如骨髓,隐在身子里,节节贯穿,叠加起来正是枪的尺度。不必可惜,人有七星,复杂的多,往上求索,有形无形的都不要了。谱上说,先生济事心切,犹虑人民处于乱世,出则持器械以自卫,尚可;若夫太平之日,刀兵伏鞘,倘遇不测,将何以御之?是除学技击外无它法,于是尽传其术。”
凤吟只是听,又无话。
又行百步,老刘又道:“你年幼,所以练老架子以求功力,新架子的劲意含蓄精微,起手就练,不容易入门。所以家谱有话道形意十年功,心意一盏灯。但一个藤上两个瓜,老根儿一样结果还是一样。
看着差别大,实际一个理儿。但一定不要陷入形式,要牢记每一把艺的含义,与形相合。但打功夫时又必须每一形严格分明,透彻后再纵横变化。罩艺,喷艺,头把艺,又有翻弓断弦迎门贴壁,为意,定要牢记,不能混淆,每练拳必先默念,又不要与外人道。”
行走不停,又出去五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