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驸马府雅会(1/2)
三月一日,驸马府前车水马龙,行人往来如潮。(全文字小说阅读,尽在文.学网)
蔡影和闻焕章大模大样走到门前,一个知客模样的俊俏男子迎了上来,蔡影把请帖给他看了,大步走了进去。驸马府里花团锦簇,有人将他们引入宴客的花园。放眼望去,偌大的花园里人头攒动,本来就娇艳动人的美女们刻意装扮下更是一个个欺霜赛雪,美不胜收。相熟的文人们忙着打招呼,彼此吹捧。闻焕章很快加入到无聊的队伍里。蔡影在人群中不知所措的走着,现每个女人面前都有人搭话,到处都是虚伪的笑脸,到处都是**迷蒙了的眼睛。
他心下一片茫然,倚在一棵树下,看着眼前生的一幕幕可笑之事,嘴角不禁流出一抹邪邪的笑容。
闻焕章很快便被淹没在众人之中,蔡影正自无聊,忽听身旁一个爽朗的声音叹道:“无聊。”心中大有同感,随口接道:“的确无聊。”
与那人的目光想撞在一起,一个二十岁左右的英俊男子站在他的右前方,一双热忱的眸子里隐然有正气涌现。蔡影拱手道:“在下蔡影,未敢请教?”
那人吃了一惊,道:“可是写永遇乐醉后怀古的蔡影么?”
蔡影一呆,什么时候词牌后加了词名?转念一想,那词本名京口北固亭怀古,现在因为他酒后作词而改成醉后怀古,也没有差太多,忍了。
蔡影挠挠头,道:“不敢,正是在下。”
那人肃然道:“君之才情,世所罕有。君之志向,人所共钦。在下太学生陈东。”
蔡影噢了一声,眼睛一黑就想跌倒。陈东,牛人啊,读宋史的人,谁不知道陈东?蔡京,童贯,梁师成,哪个不是狠角色,全都栽在他一个人手里。
即使在眼下,陈东也是个不甘人后,勇于直言的正直之士,蔡京当政,有人和他明争暗斗争权夺利,进行不流血的战争,敢于当面数落蔡京罪过的,却只有陈东一人而已。当然,陈东名留青史,还是在北宋灭亡时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
话说后来宋钦宗刚刚即位后,还是有点志向的,试图中兴,多有革新。陈东见时政危急,为重振朝纲,于十二月二十七日联合其他爱国太学生上书,论:“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隙。宜诛六贼,传四方,以谢天下。”
没想到,当时朝野对于蔡京等人已经达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就差有人拉响最后的导火索了。陈东同志以他的大无畏精神当了一回宋朝的黄继光邱少云,然后大宋就爆了。从学生到民众,从政界到军方,迅刮起了一股‘倒六贼’旋风,一而不可收拾。
恰好赶上宋钦宗与王黼等人的个人矛盾激化,权倾一时的六贼或贬或杀,昔日滔天富贵,均化作南柯一梦。后来金军兵临城下,又是陈东带着一帮太学生暴力请愿,要求启用坚决抗战的李纲,甚至群殴死一个皇帝身边的内侍。古往今来,这样有性格的学生,怕是万里难寻。别说现代的学生更有个性,拜托,说到打架喝酒泡马子,陈东他得甘拜下风。别的,就算了吧。
记忆中,这个陈东死得很惨。中国历史有一个怪状,即是大忠大勇之人往往不得善终。陈东,一个普普通通的太学生,在大宋风雨飘摇的时候,挺身而出,视死如归,仗义执言,终于引来皇帝和朝臣的怨恨,终于,在建炎元年的秋天,一个秋雨绵绵的日子,伟大的斗士陈东和另一个激昂人物欧阳澈倒在了集市泥泞的土地上。他们身上淙淙的鲜血,似乎已经为不久之后的岳飞们,敲响了丧钟。
蔡影心中暗自叹息,说道:“原来是陈兄,久闻你慷慨激昂,论断是非,不惧权贵,蔡影闻名久矣。”
两人攀谈起来,说些朝廷弊政,改良方法,很是投机。当然,蔡影对怎样改革大宋无穷尽的弊政还没有系统的想法,只是结合后世的经验点到即止。陈东虽是万里挑一的正人君子,却还不是自己人,让他知道的太多也不放心。
陈东对他的一些想法很感兴趣,交谈了许久,忽听周围静了下来,陈东低声道:“皇上来了。”
蔡影心头一震,打眼望去,一个俊秀青年笑呵呵的走了过来,众人见了,纷纷行礼。他盘算了一下,赵佶今年二十五岁吧,风花雪月的年纪。
一个中年人大笑道:“皇上驾临寒舍,蓬荜生辉,蓬荜生辉。”
赵佶道:“晋卿,你这要是蓬荜,朕的皇宫就是草庐了。”
眼见那人就是王冼王驸马了,笑得合不拢嘴,道:“取笑,皇上取笑了。”
花园中央,摆着十八楠木圆桌,皇帝和王冼谦虚着先落了座,众文人墨客便论资排序文人开始入座了。蔡影对陈东说:“陈兄不去么?”
陈东苦笑道;“以我的资历和名望,不配跻身其中。何况,主人封我的嘴巴还来不及,怎会容得我上席面搅扰气氛呢。”
蔡影淡淡一笑,道:“陈兄,勇于直谏是好事,但要分时候,你现在是不是又想上去论一番国家流弊了?”
陈东道:“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把天下的事情奏报给皇上。皇上身居九重,虽聪明绝顶,争乃身边奸邪小人蒙蔽圣聪,不得体察民间疾苦,东虽不才,甘愿粉身碎骨,也要让皇上知道,天下还没有太平到那种地步。”
蔡影笑道:“今天皇上高兴,各地才子云集,佳人美酒,其乐融融。你这上去一闹腾,我不骗你,火热的气氛一定冻成了冰。皇上一怒之下,你说的事他偏偏不信,你提的意见他打死不办,岂非弄巧成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