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九章 东进 第六节(1/2)
欧浩荣一拍大腿,喜笑颜开,赞道:“还是刘堂主脑子灵光,我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
刘化卖够了关子,仍不忘拍上一句马屁:“要想抗倭,光靠小弟兄是不行的,还要多几个领头的。咱们这几个堂主,也不能都到山东去,必定要再选拔或者吸收几个将才。打仗这事儿,教主您比我懂。我充其量就是个军师,元帅还得是您亲自来做。”
欧浩荣听了这话,脸上的笑不觉有些僵硬。他虽是行伍出身,对“做元帅”这事却着实不在行。之前他总是埋怨蔡忠焕糊涂、办事冲动,可等他自己当了教主,这才知道管理这么大一个摊子,又没有明确的纪律,比起从前带那几百人的队伍来说,难度增大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开始的时候,他还能以“不熟悉”为借口抵挡一阵,过了没多久,大家就对他的能力产生了质疑。每当有命令颁布下去,他总能听到一些私底下窃窃私语的议论。欧浩荣性子直率,也是有意要与当初蔡忠焕的“一言堂”对着干,让众位堂主有意见就提,自己定当知错就改。吴一鸣、仇大海几个,还真就敢跟他当堂叫板,几次当众就吵得不可开交,让欧浩荣下不来台。
好,既然大家有意见,那就改!欧浩荣想的倒是很简单,可一个还没传达到最下层的教众,就已经改了两三次,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让大伙儿的情绪更加不满了。
如今的白莲教人数虽然是前所未有的壮大,可内部组织却也是前所未有的松散。吴一鸣本就不怎么服气欧浩荣,再加上刘功辉一事让他一直心中记恨,他对欧浩荣的态度就跟当初欧浩荣对蔡忠焕的态度一样,明明白白就是不满意。仇大海是没什么心眼,但在具体事情上跟欧浩荣生过好多次冲突,欧浩荣表面上虽然没说什么,心里却对这个傻愣愣的堂主颇为不满,一直想找个机会把他换掉。顾秀直自从安镇远去世接任堂主以后,将长安堂管理的相当不错,他羽翼逐渐丰满,却好像有些不将欧浩荣这个教主放在眼里似的,总是不冷不热。王燕新和赵飞龙这两堂,一个是堂主年老,总想着退休回乡,另一个不过是太原堂的附属,这些年人数不升反降。再加上赵飞虎这一去世,恐怕这两堂都得要换堂主了。算来算去,除了刘化以外,欧浩荣跟其他几个堂主还真是都不怎么合得来。他多次想要把这些堂主换掉,让自己从前的兄弟来接任,可刘化总是极力劝谏,说什么外患未除,不可再增添内忧。这倒好,白莲教没增添内忧,欧浩荣自己的内忧倒是增加了不少。
可是刘化又怎么样呢?欧浩荣总觉得他只是表面上对自己服从,也确实忠心耿耿的替自己出谋划策,可他这潭水究竟有多深,欧浩荣却始终没办法探究明白。
云龙和子墨来到河南,多在江湖人士喜欢去的酒肆、饭馆里勾留,听旁人说一些江湖事情,看从中能不能听到些秦辉相关的消息。
他二人的装扮虽然极力要显得普通,但一个一眼看去就是习武之人,跟平常的走卒贩夫大有不同,另一个又相貌秀美、面皮白净,举手投足更是与旁的男人有异。因此刚来到洛阳没几天,便被当地的白莲教看在眼里,暗地里派人观察了他们几日,觉得这二人说话间颇有侠义之风,便想拉二人入教。
这天,二人刚吃完饭出来,一个男人迎面走来,笑呵呵冲云龙热情的招呼。云龙对这人一点印象都没有,又不好意思直接问,便犹犹豫豫回了个礼。
男人好像没看出云龙的犹豫,问道:“刚来没几天吧?路上都还顺利吧?在这里过得适应不适应?”
云龙见他竟与自己如此热络,更是怀疑,便道:“只是路过而已,没有打算久待的。”
那人又看一眼子墨,热络的伸手要拉云龙手臂,笑道:“忙什么,咱弟兄三个去吃酒,我请客!”
云龙被陌生人一拉,下意识的举手便挡,正打在那人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