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宋帝王造访风月(2/2)
宋帝王叹息一声:“三皇之世,北俱芦洲有个净乐国王,娶妻善胜夫人,怀胎一十四月,生下一位世子,乃是玉帝一魂化身。后来长大,弃国修道,成了正果在上天为玉枢掌教北极天尊;在中为荡魔无上上圣;在下为真武玄天上帝。”
四女吓了一跳,“您您是玄武大帝?”
宋帝王失笑道:“我怎么会是他老人家呢。玄武大帝曾在雪山修道,用戒刀剖腹洗肠,昏迷过去,把戒刀弃了。及至仙人度活时,忘收回戒刀。后至元玄洞修真,见戒刀已失,便将刀鞘留在元玄洞内,为镇国之宝。这戒刀与刀鞘俱是苍帝赐与大帝的,乃如意真宝,整整受了百年的日精月华,方才变化成形。戒刀修成了一个阳体,刀鞘修成了一个阴体。那戒刀潜形于荡魔山中修真,刀鞘就在元玄洞内养性。又至数百余年,瑶池王母便诏刀鞘上天,管理桃园,赐名桃花仙子。那戒刀未成正果,心怀不愤,随在荡魔山兴妖作怪。有时吐焰与日月争光,有时无故兴云作雨,致干天怒,便差天兵天将下凡,把戒刀擒上金阙,在斩妖台上处斩。多亏得道教的鼻祖太上老君,见他苦修了几千年,便在金阙讨情,带了他到兜率宫中,做了一个看卦盒的童子。他便偷看了《天罡正诀》,私自下凡。
那童子真灵不昧,一直竟投往商朝一家诸侯,姓周名卿,官拜上大夫之职,娶妻风氏。于五十岁上始生一子。未生之时,夫人梦见火光满室,耀人眼目,醒来时,就生了一位世子,起了名,唤叫周乾。只生得脸如锅底,两道剑眉,自幼便有神光。及至七岁时,在花园内玩耍,从天降下一个异人,赐他一部天书。因他素有夙根,一目了然,便能知过去未来、请神召仙、驾雾腾云之事。到了三十岁之上,周大夫夫妻亡故,周乾袭了父职,天下人都叫他做周公,在朝耿耿,百僚无不敬服。因见商王无道,屡屡上谏表,无奈商王不纳,致使心中闷闷不乐。这日朝罢无事,独坐府中,心中暗想道:“我既不能匡君于正,又不能舍身为国,岂可同俗人一辈?我何不趁此告职,隐居在这朝歌,寻一个僻静之处。开一卜市引导世人?作一个讲先天的班头,剖八卦之领袖,虽不能为国为民,亦可流名万载,岂不是好?”主意已定,是晚灯下修好了告退的本章。五更上朝,随出班面奏,把本章皇上。商王正厌他直谏,今见他告职去任,满心欢喜,就准了他的本章。
周乾忙辞驾回府,收拾细软之物,把府门锁了,带了家眷,往朝歌一个僻静清雅的屋住下,到觉得遣遥自在,无拘无束。有诗为证,诗曰:
人道为官举世奇,我知隐性有天机。
云山相伴无惊恐,不似劳心日夜时。
这周乾就寻了个靠集市一个热闹的门面,设做了算命馆。刚开始大家以为他身为隐退的高官,此举不过游戏。并且周乾自我标榜,收费奇高,算一次命要收银一两三钱,那是一个平民百姓一年的开销呀。所以最初无人登门。后来终于有人上门,他算命奇准,客户人气就开始增旺,登门算命的络绎不绝。自此以后,大家都尊称他为周公。
这时那桃花仙子也因为周公,下了凡,她年幼时,也遇一奇人,授三卷天书。算命法术厉害无比。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自她懂得道法之后,时时与那周公作对斗法,可叹那周公技不如人,一再败北,愧杀人了!
于是那周公设计,要骗娶桃花女为妻,趁机害死她。不知那桃花女技高人胆大,屡破周公的设局。结亲那天,周公请了诸多凶神恶煞,却被桃花女用花轿绣仙人,柳木弓,桃木箭,头顶红盖头,脚踏大红毡、宝瓶,铜镜等许多法术破逐而去。
后来周公依然不服,寻机暗害桃花女。但都往往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害了自己。后来两人交战,竟然打到了天上。被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现收服,成为他手下的周、桃二位元帅。
过了数百年,三教封神,封神之后,过了数年,周武王就去世了,把国事托付给了周公旦。于是天下之人,皆知周公就是周公旦,而忘了那个老周公周乾。那老周公周乾又心怀嫉妒,知道周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和纣王的旧部心中不服。就挑拨他们。周公旦于是东征,灭了五十余国,回来后又把权力还给了侄子周成王。玉帝知道了这件事,勃然大怒。幸亏灵宝天尊说情,那老周公才免了重罪,但被贬到了阴曹地府。”
风月隐隐猜到了这老周公是谁,但她却不说出来。她假作糊涂地道:“那后来呢?”
宋帝王道:“很惭愧,那老周公就是我,我从此就呆在了地府,成为了一个阎王。”
风月道:“想不到大王还有这么一段凄惨、凄惨的经历。”
王桂仁道:“我以为那些周公解梦,周公解卦都是那周公旦搞得呢,原来你老人家才是幕后英雄!”
胡喜媚道:“大王的故事真是惊险、刺激、香艳。”
妲己道:“周公之礼,看来也应该改为桃花之礼了。”
宋帝王道:“唉,惭愧惭愧。”
风月道:“大王能不斤斤计较,改悔就好,何必久久不忘以往。大王此来,是否还有别的事?”
宋帝王道:“我正有一事相商。”
风月道:“大王请讲。”
宋帝王道:“那周穆王,你们听说过没有?”
王桂仁道:“听说过,他本是周朝的第五代王,名姬满。周昭王之子。曾有西方之国一个善幻化的人来到中国,他能入水火,穿金石,能翻山蹈海,能移动城市,悬在空中不坠落,碰到东西不阻碍,千变万化,无有穷尽。他既能把物体改变形状,又能改变人的思想。周穆王对他像神仙一样尊重,如君王一样供奉,把自己住的给他住,给神灵的祭品给他吃,选美女乐队供他娱乐。可是此人却以为穆王的宫殿太粗糙简陋不适合居住,穆王的饮食腥臭没办法享用,穆王的嫔妃有体臭长得丑不可以亲近。于是穆王就为他另筑宫殿,大费工时、雕梁画栋,美妙绝伦。穆王把国库的钱都花光了,才把楼台完成。楼台高八千尺,过了终南山,称中天之台。挑郑国卫国美丽窈窕的女子,洒上香水,修剪娥眉,佩戴精致的饰,穿上华丽的衣服,施粉涂黛,佩带珠宝玉石,和各类香草来挤满楼台,演奏《承云》、《六莹》、《九韶》、《晨露》让他快乐,月月送去最漂亮的衣服,天天送去最好吃的食物。可那会幻化的人依然不高兴,不得已上了楼台。他居住没多久,就邀穆王一同去游玩。穆王牵着化人的衣袖,腾云飞起,在天中停下来。他们到了化人的宫殿,宫殿用金银建成,珠玉为饰,建在白云之上。耳听的,眼见的,鼻闻的,口尝的,皆是人间所见不到的。周穆王真以为自己到了清都、紫微、钧天、广乐那些神仙居住的地方。穆王低头俯看,觉得自己的宫殿楼台就是一堆上块和茅草。穆王认为即使在那住他几十年也不会想念自己的国家的。化人又请穆王游玩。这次所到,抬头不见日月,低头不见河海。光影迷离,周穆王什么也看不见;音声阵阵,穆王什么也听不清。百骸六脏,全都在害怕而不能安静。意志昏乱,精神丧失,就请化人赶快带他回去。化人推他一下,他就象落到了虚空之中。醒来后,还是坐在原处,侍候他的还是原来的人。眼前的东西,刚倒的酒还没变清,菜肴还散热腾腾的香味。穆王问:‘我刚才去哪了?’左右的人都说:‘大王是默默待了一会儿。’于是穆王怅然若失三个月才正常。再问化人。化人说:‘我和大王的灵魂去游玩的,身体何尝动过!而天上的宫殿,与大王的宫殿有什么不同?天上的花园,与大王的花园有什么不同?大王习惯了常见的东西,对瞬间的变化有所怀疑。最大的变化,在慢与快之间,怎能完全描绘出呢?’
穆王十分欢喜,再不理朝事,不亲近大臣与妃子,放肆地到远方游玩。他用天下最好的八匹骏马驾车,右边的负重的马名骅骝,左边的负重的马名绿耳,右边的从马名赤骥,左边的从马名白牺。穆王的马车由造父驾驭,泰丙为车右。随从的马车,右边的负重马名渠黄,左边的负重马名踰轮,左边的从马名盗骊,右边的从马名山子,柏夭主车,参百驾驭,奔戎为车右。驰驱千里,来到巨蒐氏的国家。巨蒐氏献上白天鹅的血让穆王饮用,预备牛马的乳汁让穆王洗脚,大家吃喝之后继续前进,又歇宿在昆仑山的山坡,次日便登上了昆仑山巅,观赏了黄帝的宫殿,把她又修缮了一下。他的所作所为感动了西王母,西王母就邀请他,他又成了西王母的贵宾,在瑶池上摆宴欢饮。西王母为穆王唱道:‘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周穆王答道:‘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西王母又唱道:‘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于鹊与处,嘉命不迁,惟我惟女。彼何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翔翔,世民之子,唯天之望。’他们后来又欣赏了夕阳西下的情景,一天行了一万里。周穆王后来叹息道:‘唉!我的道德不够却只知享乐,后人将来会因此说落我吧!’”
宋帝王赞叹道:“王姑娘可真称得上才女呀。不过你了解的情况并不完全。他好大喜功,曾两征犬戎,获其5王,并把部分戎人迁到太原(今甘肃东)。他还东攻徐戎,灭了仁义的徐偃王,嗯,徐偃王现在就是我们阎罗殿的平等王。因为他,生灵涂炭,死了多少人,多少人家生离死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