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节 可疑的朋友(2/2)
“车子的牌号是多少?”吴江并不死心。
“没留心。”。
“陈刚长得什么样子?大概多少年龄?有多高?”
“嗯……国字脸,高个子,不胖也不瘦,可能30出头,大热天的还穿着一套黑西装,脸上长满了胡子,戴一付金边小眼镜,说话很斯文,好像很有学问很有钱的模样,当时我就想:我儿子几时交上个这么有钱的朋友,算是他的福气了。”
“他还有没有别的什么特征?比如说脸上长痣,长胎记之类的。”
“没有,脸膛很白净很光滑,但是他的眼神有点特别,古井一样很深,好像和别人不一样……不爱说话……样子有点吓人。”
“他是哪里的口音?”
“普通话说得很好,不像是本县人,很像是长江市那一带的。”
“会不会抽烟?”
“抽得很凶。”
“抽什么牌子的香烟?”
“红盒子的,是中华吧?我不敢认定另一个是不是大写的华字,可中字我还认得,他每一次抽烟都会分了给我一支,很香,我从来没有抽过那么好的香烟。”
“他理什么型?”
“头很长,像婆娘们的头,就这一点我看不惯他,别的都好。”
吴江拿出炭笔和白纸,放在小画架上,根据张大爷说的样子,一笔一笔慢慢把陈刚的像画了出来,张大爷说有点像,经过十几次的修改,直到张大爷说很像为止。
因为是老马帮助他们做笔录,江一明有些担心基层的民警做得不好,他把笔录拿来看,他心里暗暗称赞,老马不仅字写得非常漂亮,行文也很简洁流畅,甚至可以说是完美无缺。做笔录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证人说什么就记什么,丝毫不漏,这种笔录会显得杂乱无章,没有重点。第二种是让证人自己去写,让他们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完整地记录下来,这种方法比第一种好不到哪里去。第三种就是把证人说的话理出头绪来,再让证人仔细核对是否有偏差,最后再遍,这种做法最好,老马的笔录就是属于第三种。看来当警察的确是经验最重要。江一明甚至觉得老马在基层工作有点屈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