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亚特兰蒂斯站(上 )(1/2)
从神州站到亚特兰蒂斯站约六百千米的路程,用自动驾驶系统十二小时就能到达。
鲍尔和搭档唐伟宇乘坐的是美国3号车,魏中华和搭档吕雄雪带着机器人麦迅乘坐的是2号车。因为2号车里记录着去亚特兰蒂斯的路,所以一大早出,由魏中华的车带路,到天黑时分就到达亚特兰蒂斯。
在这么多人之中,要数鲍尔的心情最为激动了。
虽然四周一片漆黑,天空上亮晶晶的星星像铆钉一样,静止不动,他还是要出去,感受一下亚特兰蒂斯的土地和“空气”。他好像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心内又凄凉又亲切。虽然远离祖国,但在梦中一直把这里当作是他的祖国,面对亡故的同事,唯他独自活下来,真是百感交集。
唐伟宇陪着他出了火星车,朝前走去。
在头灯的照射下,鲍尔看到近路上一道道渐渐淡去的车辙痕迹,依稀地能分得出通往远处的方向。但车辙中。许多没有被灰尘遮盖住的融熔成颗粒状和块状黑色的物质,应该是飞船爆炸后从空中落下来的残骸。尽管黑暗之中望不到远处,但他辨认出这里是基地的前哨,就像是一个村落的村口,小孩子最爱翘以待等归来的父亲,姑娘最爱幽会心上人的地方。
往北的一个岔道上是通向高大的基塔,那里有一个副控制室,是美国四十年代次登陆火星时最早设立的监控室,后来因为增加了新的监控室,而变为副监控室,因此它在基塔下面。前面连接副监控室的,像登陆舱一样的建筑物,就是食宿区,同中国神州站相似,是美国最早的基地,设施较落后,基本上被遗弃。当然在事故中基本上毁坏了。
出事那天,鲍尔刚巧在矿物冶炼区工作而逃过一劫,其他人都在射场和现场主监控室指挥。事故生时爆炸的一幕是骇人听闻的,就同原子弹一样。主控室和附近的所有建筑物在辐射波中立即被摧毁。火球中夹杂着无数粉碎的土壤和碎裂的岩石颗粒,站在外面送别的人几乎没能留下尸骨而被气化。
爆炸撕裂主控室的外壳,使里面的人猝然不防,二名同事立刻死于窒息加上低气压而血液沸腾,死状惨不忍睹,躯体膨大,血管暴裂。他和唐伟宇返回来掩埋同事的尸体时候,严重变形的尸体因寒冷而干枯硬如铁,快辨别不出人样来了,就是一个英雄也不得不落泪场面。他们把唯一能找到的二具遗体就掩埋在北面,副监控室附近。
鲍尔和唐伟宇在黑暗中默默地伫立好久,魏中华和吕教授不知什么时候也站在他们的一旁,一起在对探索火星的英雄们表示敬仰和默哀。
第二天他们早早起床,由鲍尔驾驶的3号车开在前面,把火星车开入亚特兰蒂斯射区域的边缘,火星车上仪表显示测定的伦琴当量为一百八十雷姆(1),比预计的要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