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死马当活马医(1/2)
金甬波每天常常去1号大棚看那些油菜。一来确实也能躲着鲍尔,她还真有点怕这个容易冲动精力充沛的美国人了。她被强吻了去,至今还懊悔当初不该接受他的邀请,还能想到那令人害怕的一幕,因此她只有跟黄伟宏和指令长在一起更觉放心;二来看绿色植物在火星上是一种享受,这跟地球上有不少差异的油菜,梗明显细长,叶子特别宽大,因为第一次在这个星球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更觉亲切和可爱;同时从重要性上来说,她更是关心着旁边那三平方米的水稻田,她祈祷着它能顺利地长成壮实的秧苗,那秧苗每天的一点变化她能感知到似的,如出苗了吗?出了苗后,又关心叶子长出来了吗?没有黄伟宏的同意,她一个人是不敢揭开塑料薄膜偷看,唯恐坏了事。
只有当黄伟宏在身边的时候,她才恳求他,能否让她瞧一瞧,好像里面是什么稀世珍宝一样。确认得到同意后,她才小心翼翼地掀开薄膜,里面果然是令人惊喜的一片青色,带给她是一片惊喜和一天的好心情。过了四天,黄伟宏说炼苗期结束,秧苗二叶一心,秧苗长得有十多厘米高时,黄伟宏说可以揭膜了,金甬波连忙帮着一起卷起了薄膜。
这时,阳光透过顶棚淡淡地晒下来,照在稻秧上,真有点春意盎然的感觉,金甬波用手轻轻地摸着糙乎乎的像剑一样的叶子。因为这时需要进行田间管理,金甬波插不上手,她呆在一边认真地看着黄伟宏*作,有时做一做下手,扶一把什么的。
黄伟宏在沟里灌了一点水,也施了点尿素和腐熟猪粪料,于是接下来几天,她每天似乎比黄伟宏还要关心,稻秧是否分蘖(1)了,因为黄伟宏之前告诉过她这些品种是高产量的杂交水稻,分蘖很重要,如不会分蘖就证明失败了。她都要来看一下,问一下,盼望着能长出更长的。
可这一次还没到分蘖的时候,黄伟宏突然说不对劲了,说这些稻秧坐蔸(2)了,金甬波看不出有什么不对劲,黄伟宏一把将稻秧连根拔了出来,看了看,又嗅了嗅,递给她,摇摇头,可惜地说:“你看,快黑根了。”
金甬波接过秧苗,果然见根须稀疏,细长,褐中带黑。着急地问:“这怎么办呢?”
黄伟宏告诉她说:“最好的根是根系达,粗短,颜色是白色,如果黄的话,必须要采取措施了,何况变黑了。你看,”黄伟宏边说又把看上去长势稍好的秧苗拔了出来,根的颜色也变得有点褐色了。
金甬波的脸色立即变得谨慎起来,“有没有补救办法?”
黄伟宏脸上充满了失望的神色,回答:“不好说。在地球上可以,但在这儿就有点困难,除非长在红苔土壤里。”
于是他向魏教授作了汇报。
魏中华赶来,和他一起分析,结论依然是土壤中亚铁离子含量太高。从以前分析来看,十亿年以来火星表层水被太阳等太空辐射线分解成氧自由基,土壤表层氧化严重,但表层下面的土壤亚铁离子依然高,现在加上通过送气管输氧,使土壤里含氧量不均匀,再还有就是微生物太少,在水稻根尖上形成铁膜,使稻秧缺氧,亚铁类还原性物质侵害根的中部和基部,产生黑褐色的根。
金甬波立即取了土样和秧苗,去实验室做了更进一步化验,用石灰水进行了初步化验,结果基本上符合他们的分析,下步就是寻找不含亚铁类的土质,也不要含有菱铁矿(Feco3)或硅酸盐(如Fe2sio4)的土质,同时抓紧红苔土壤的改造。
他们在那次使用磷酸和盐酸作为酸性物质来做试验,对红苔中的噬铁菌吸收铁离子是无效的,而经酵过的酸性液体不容易制作,单靠酸池里的有机酸本身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酵池里的物质是有机物为主,但火星上正是缺少这种有机物。因此尽管找到了方法,但要变为应用,就依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3)所以目前要寻找一种无机酸性物质来替代有机酸性物质,是他们的一个工作目标。
为了挽救1号大棚里这些水稻,死马当活马医,黄伟宏施了点钾肥,又给氧气管加了些压力,增加输氧量,但在目前情况下增加微生物的数量还是有点勉为其难,水稻种植最终还是失败了,至于油菜还继续生长着,但也显示出肥力不足问题,后来日渐萎缩,在失水之前,他们提早采摘掉,给自己犒劳一下,炒着吃了,差的就喂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