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茶叶蛋(1/2)
谁都没有想到,“红苔”竟是在一夜之间突然暴出来的。在火星的红土地上,要是不仔细地观察,还真模糊。只有到了红苔爬上了大棚架上,长在了无土营养液的栽培槽上,谁都能看清了。
这是可怕的!因为以前看惯了的青色苔藓,猛然一看到这么一大片血红血红的象鸡血般的苔藓,肯定是触目惊心的。
更可怕的是,黄伟宏突然现有一大片“红苔”爬上了无土蔬菜,就是说蔬菜遭受了“红苔”的污染。
在2号大棚靠最外边上的一排生菜上,叶子上竟有一层非常淡的红色。要是今天不准备采摘的话,还现不了这一情况。他感到问题严重了,就立即向魏站长汇报了。
魏中华一接到黄伟宏的电话,立马赶来。
生菜卷曲而硕大的叶子上有红色的星星点点,象有人在远处喷红漆时,漆末子飞溅过来一样。魏教授查看了这一整片生菜,然后小心地用剪刀剪了一大片叶子,装入塑料袋。他想查验一下“红苔”是在表面还是在深层长出来的。
事实上这种孢子植物确实难分,既属地衣门,又属苔藓门,但更偏向于地衣门,所以应该叫红地衣,(1)因为黄伟宏最先叫它为“红苔”,所以魏教授也就不再更改了。
在生物实验室里,魏教授语出惊人。这种奇怪的新种类的地衣是从地球上来的!
魏教授说:“第一来自于种子,虽然种子经过了筛选和消毒得程序处理,但就象陨石上能携带蛋白质一样,谁能确定子囊菌不能附在种子上面?
第二美国亚特兰蒂斯站里有念珠藻,我们的人员去过美国站,谁能确定不能带来藻丝?
第三火星的环境中,就是用现有的科学原理,科学技术,能证明这里不能产生新的原始物种?
因此,在1号大棚这个良好的环境中,有水汽,有氧气,加上饱和的二氧化碳,阳光,加上少量的细菌,完全能构成适合孢子植物生存的条件。
这是一种全新的物种,我命名它叫孢子植物之苔衣植物门,我们就叫红苔吧。魏中华最后下了这个结论。
“那么,教授,为什么长得这么快呢?”金甬波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因为一般孢子类植物生长非常缓慢,二年才长几厘米。
“这是低重力。不过通过子囊孢子(2)的快散布,遇到与细菌共生的藻类细胞,这里的细菌可不全是真菌,而是想不到的厌氧菌,加上环境条件适宜,就会疯长。”魏教授解释道。
“而且喜欢噬铁。因此变得鲜红醒目。”黄伟宏补充道。
“现在的最大问题是,它对人类有没有害处,对植物有没有害处?红苔已经爬上了生菜,我想不久就会爬满整个无土蔬菜大棚。”魏教授担心地说。
“我们不能吃蔬菜了?”
“是,我们先采摘那些没有污染的菜。”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这些蔬菜不能再食用,也不能喂鸡喂猪了。必须经长期检验和验证后,才能食用。”魏教授说。
面对着这三个大棚中,一大片瓜果蔬菜都要遗弃,黄伟宏心疼得直跺脚。“太可惜了。我们吃什么呢?”
金甬波流着眼泪,说:“那么,我想先喂一只鸡试试看。鸡没事的话,人也会没事。”
魏教授看到他们俩的表情,心里也很不舍得,就说道:“拿显微镜去检测一下。挑一些离地面高的番茄黄瓜,如果能保证绝对没有任何红苔,应该可食用的。”
于是,他们和吕雄雪共四人组成二组,配备一个农园机器人,(其实只能说是带着机械臂的机器人),一组一组地轮流来3号大棚摘瓜果。魏中华和吕雄雪为一组,黄伟宏和金甬波为一组,显然这是魏教授故意安排的。
黄伟宏负责收藏和消毒,金甬波负责用显微镜观察检测,可想而知,效率是不高的。
他们之间很少说话,象机器人一样,闷着头干活。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黄伟宏挑选了黄瓜和番茄,到1号公馆先给二只鸡去试吃,打算观察一周后,看看吃了这黄瓜和番茄是否有异常。
经过近二十多天的沙尘暴,风终于完全停止了。正是夏月55日,虽然空气中还悬浮着薄薄的红尘,但世界已经不再是混沌的世界,经过沙尘暴的搅和,大气层的温度和气压突然地变得非常稳定。太阳光线也能透过尘埃淡淡地洒下来,使能见度达到五十多米。魏中华身在野外,但始终翘眺望远处,毫无疑问,今天是唐伟宇离开神州站的最后期限第三十天。
在下午的时候,金甬波,黄伟宏都出来站在站前的红旗下,朝西北方向瞭望过,希望自己能成为第一个现他们身影的人。整个下午金甬波正在为迎接他们而准备一席丰盛的晚餐,一想到这个大家庭又能团聚在一起,她感到万分万分盼望,万分幸福,又万分亲切,就像自己一家子的亲人,而她是女主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