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重男轻女的理论(1/2)
这个魏教授正是傅平的同窗好友魏中华,是一位生命科学家和机械工程师,北大教授,也是金甬波的生命科学的老师。那年,魏教授才三十二岁,刚从月球回来,不仅给学生们上了一堂月球课,还带来了一些月岩,因为数量只有三块,不可能分遍给每位同学。于是魏教授出了一个主意,就是他提问,谁能回答正确,谁就能得到一块月岩。
魏教授的问题事实上很简单,他问月球上的石砾是从哪里来的?结果是金甬波回答得最接近,因此她有幸得到了一块,但这却大大地激了她探索太空的兴趣,并且教授的阳刚和睿智留给她深刻的印象。
这是她第一次认识魏教授,没有任何理由,从这时起她突然崇拜起他来,一个月球归来的英雄。
于是她饶有兴趣地钻研起有关天文方面的书籍。她还暗暗从侧面打听到,魏教授三十岁时就成为一个副教授,还是太空生命保障系统的主要设计师和制造者。他有一个贤慧的妻子和二岁的儿子,他的妻子也在北大工作,秀外惠中,偶尔遇见金甬波时,总是很友善地微笑一下。
金甬波毕业时,毕业指导老师就是魏教授,她的论文选题很僻,题目是《太空生命的基础与生命的局域性》,但她独特的见解,更是深得魏教授喜爱。在整个生命科学系里就金甬波一个女生成绩最拔尖,她不仅美丽出众,而且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好学,所以被保送读研。
在读研的时候,魏教授既带着博士,又带着她,因为她学得很轻松,半年后魏教授就建议她再增选一门临床医学。
他说像她这样一个女孩子将来一定可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却反对她以后读博士。她最初并不明白魏教授的意图,但后来听人说,魏教授表面看起来学识广博,但骨子里却有点重男轻女。他认为女子不需要有太高的学历,最高不能过研究生。
他还以生命的角度来证明,女子不宜做一个女强人,否则失去的会比得到的更多。
金甬波一想也有道理,瞧瞧身边,果真不泛有这样的例子,有女博士,也有女企业家,还有从政的女官员,三十以上依旧守独身。
所以对单一个人来说,尤其对金甬波来说,魏教授是负责的;但对社会来说,当然会遭到舆论和一些妇联组织的谴责。
而魏教授不主张她读下去,难道是基于对她将来的负责?如果是这样,那么魏教授对她要么是厚爱,要么另有企图了。
事实证明,魏教授是不可能有任何企图的。
说起来,她来火星的最初动机,并不是魏教授的一堂月球课就能打动。在她临床医学毕业之时,本想和几位同学一起,来宴请魏教授。可魏教授却神秘失踪,人间蒸了,这竟让她伤心了好一阵子。
二年后金甬波意外地从电视新闻中得知,第二次火星科考队的名单中竟有魏中华这个名字,而且还是指令长。
得知这一消息,她非常惊讶也非常激动,可要想见他的面已经变得不可能了,魏教授已经与外界隔绝联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