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贪狼 紫薇(1/2)
无尽的死寂弥漫在房间内。然则,石之轩终究是心性远逾常人。时间不算久的沉默,已经足以让他回忆起许多愉快与不愉快。感慨良多之后,二人终于回到了正题上来。
“石某此刻方真的相信,你有那取天下的能耐了。”巍然一叹,石之轩幽幽说道。
“只希望你日后却是莫要如石某这般才好。”言下却是颇有唏嘘之意。秦风闻言,顿时便是眉梢一挑。
“秦某倒也想看看,那师妃暄是否真的有这般能耐,能让秦某甘心将如此偌大基业拱手相让,而替那李家二子李世民卖命!”冷笑数声,继而有极是冷冽的接着说道。
“想学前辈?那便看看是她以身伺虎,还是秦某将她吞的连骨头也不剩!”
“你怎知她要选李世民?”闻言的石之轩却是大讶道。
“这有何难?随便猜猜便是。”暗暗后悔口快的秦风语气虽清冷,实则心下却是难掩抑郁之情。
这也的确不能怪他。偌大天下,万里河山。这女人一不懂政治,二不明军事,三未曾体会民间疾苦。却硬是凭借着一身皮囊兼之携佛门之势于明面上妄图替苍生择主,实则暗里却是行那光耀佛门之计。每当想及此事,端的是让他火不打一处来。
千古一帝,什么千古一帝。不过是自己篡改史实,兼之后世之人太过神化罢了。后世之时,许多资料表明,此人并非传说中的那般英明神武。瞧瞧他所做之事便可明白。
杀兄噬弟,逼父退位。经略西域之策,抄袭杨坚。远征高丽之举,盗版杨广,更是直至身死也未能成功。
若非有房谋杜断魏征之流内掌政事,使他高枕无忧,李靖等人于外北抵突厥,又哪来的其时已是四十八岁的萧皇后与他享受?
更错非徐世绩于高宗时期以七十三岁的高龄披挂上阵而一战定高丽,只怕大唐征服高丽,不过是一场梦罢了。
晚年,更是将自己的女儿文成公主,远嫁至吐蕃给那松赞干布,却是美其名曰和亲之举。堂堂天可汗,竟沦落到要靠自己的女儿来换取和平?
说完军事,再看经济。
贞观之治可谓享誉后世了吧,看看史料。自贞观之治再到大唐顶峰的开元之治。全国不过有户八百二十万,已经是唐朝的最高值。再看二世而亡的隋朝呢,文帝杨坚不过一番开皇之治,全国就达到了八百九十万户。而终唐一世,全国的各项经济指标,都没能恢复到隋朝的水平。
贞观十一年,于东都洛阳大兴土木,修建飞山宫,二十一年又修翠微宫。彻底违背了自己所提倡的勤俭执政。
再后来,于魏征的后人反悔婚事,亲手推到魏征之墓碑。
临死前贬徐世绩,但凡种种,无一不证明了此人实乃虚伪之极。
此人还曾多番嘲笑秦皇汉武,迷恋方术与长生之药,最后却死在这所谓的长生灵药上。当真是可笑至极!
纵观此人一生,不过是于用人识人方面眼光独到,政治上提倡了清廉执政,完备科举等等一些堪称明君之举的手段罢了。
而这灿烂的贞观之治,也只不过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所堆砌起来的,披着那一层华丽外衣的泡沫罢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收留了无数倭国留学生,让他们将大唐的文化,技术,乃至佛教带回了倭岛。之后便是倭国史上第一次的大化改新,上至典章制度,下至服饰风俗,无一不将唐朝学了个遍。
这番行动,却是让其时仍处于原始部落状态的倭国,凭空大跃进了一千年!
此中一切,不一而足。
仅是如此这般细数下来,莫说开我华夏两千年之帝制的始皇嬴帝,便连文帝杨坚也是多有不如!
千古一帝之美名,则实乃笑谈耳!
咬咬牙,强自收回思绪。秦风终是向石之轩说起正事来。良久之后,二人方才结束了交谈。
“第一件事,自非难事。石某自可允你。这第二件事嘛,则需看你自己的本事了。”石之轩面色颇为古怪,嘴角略带笑意的说着。
“这是自然,秦某自是不敢或忘。”顿了顿,便又笑着接口说道。
“石公还请稍待。”眼见石之轩默默点头后,便径自走了出去。不过片刻后,便又进入屋内来。此时,手中却已是多了一个铜盒。信手放于石之轩面前,便不再言语,而只是笑眯眯的望着他。
石之轩面色平静的将铜盒轻轻打开一些,神色淡然如常。但呼吸间那略微几已不可闻的急促,又怎能逃过秦风的灵觉?心下轻轻一笑,却是不动声色。
暗自以魔门秘法径自试探一番之后,石之轩便悠然站起身来。“此间事已了,石某便去了。允你之事,届时石某自会出现。”说罢,便径自转身离去。
“你便这般信任石某?”行至门前,石之轩却又转过头来。语气有些奇怪的问着。
“只因你是石之轩,邪王石之轩。”微微一笑的秦风却是径自幽幽叹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