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天可汗带来的好处(1/2)
1o月下旬的嫩江平原,已经很是寒冷了。连续多日的雨雪,让原本就只剩下枯草的草原上更覆盖了一层湿冷的冻雪。天气尤其寒冷,在这种天气里,部落里的贵人们早就都缩回他们厚厚的帐篷里烧着得来不易的上好干木料甚至是从汉人们那里买来的木炭,火塘上支起一口大铁锅,里面炖着大块的马肉,肥腻腻白花花的马肠子就这样浮在锅面上,熟透的脂肪的香味溢满了整个帐篷,足以让早上只吃过一块放在马鞍上用摩擦的余温温软的肉干和一碗冰的足以把上下牙冻到一起的马奶.子酒的普通蒙古牧民们垂涎三尺了。
不过,这些冒着风雪,穿着单薄的皮袍子,头戴着已经积淀了不少雪花的毡帽正在冒雪赶路的牧民们却显得干净十足,没有半点抱怨之情。
当然,对于他们来说,从生下来起,他们的生活中总是没有缺少了贵人以及贵人们的管家的奴役和支使,他们不仅需要义务的替贵人们放牧不少的牲口,更还要把他们自己本身就少得可怜的牲口.交上相当一部分出去作为他们的税赋,包括每家的美丽少女,都需要送到台吉王公大人们的家里去当侍女做上几年才行。不过,此时他们心中的那份愉悦和干劲,却不是往日习以为常的麻木所能够比拟的了。
来之前,他们各自的归属的台吉额附家的二管家就已经说过了,这一次,既不要他冒着生命危险去打仗,也不会要求他们离家千里旬月不归,这一次,只是需要他们赶着各自最高达见状吃苦能干的马跟着管家一起到诺尼江便等着,为天可汗的船队拉纤。
天可汗是谁?他们中没有一个人知道,反正,草原上没过上几十年,总就会冒出各色新的汗王来,他们中,有的成为了天下的霸主,万里神州的主人,也有的在叱咤风云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被另外一个更加了不得人的给打败,最后不仅部下,牲口,归了对方,甚至连自己的女人都会成为别人的老婆。无论他们如何,最终蒙古人的生活还是依旧,放羊牧马,生孩子,一成不变。这个不知道什么地方冒出来的天可汗,名头听起来很霸道,但是这个年月,名字取得好有怎么样呢?早4oo年,成吉思汗还是世界之王,无论是南方的汉人,女真人,还是更远的色目人,统统臣服在这个成吉思汗的铁蹄之下。可是仅仅一百年后,依然是有着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的后裔,就被那些绑着红色头巾,十户人家才有一把菜刀的四等人给赶到了草原上,此后三百年间,成吉思汗已经沦为了大明朝册封龙虎将军时的一个附庸称号。
谁知道这个称号霸气十足的天可汗会不会是下一个悲剧的林丹汗?
这些普通蒙古牧民们,虽然从来没有读过汉人的书,却也懂的:坐看云起云散,潮起潮灭,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道理。
对于他们来说,再好听的名头,一比不过出前二管家亲口许诺的几句话。
所有出人出马的家里,每出一个人或者一匹健马,明年就可以少为台吉(额附)老爷放两只羊。只要每家至少出了一个人,到了年底的时候,还可以少交一头羊的赋税。并且,今年等你们给尊贵的天可汗拉完船以后,寄养在你们圈里的牛羊也会被运走一半卖给汉人商人,剩下的草料都归你们自己用。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足以让他们的干劲高昂到极点。
只要干好了这一趟差,明年,家里就能多剩下一只羊了,而且,今年早些时候割下来的草料,就足以让少了一半之后的牲口们不用瘪着肚子读过这严寒的冬天。家里的婆娘和小孩,也不用在大雪天,冒着寒风和大烟泡以及饥饿的狼群的威胁,赶着羊群出去在厚厚的雪地里翻找那么一点点被覆盖在雪层下面的枯草了。到了春天,也许母羊和母马,生下的崽子恐怕也会在充足的奶.水哺育下,成活率大大提高吧!(蒙古贵族让牧民给他们蓄养和放牧牛羊,是除了税收之外的一种隐形的剥削方式,与之类似的在中原的先秦时期和欧洲的中世纪普遍存在的公田。冬季,为了度过漫长的寒冬,牧民们需要在秋天的时候割好许多草料,积蓄起来以备冬天使用,但是由于人力割草效率地下,且贵族们分配给牧民要求其蓄养过冬的牲口不少,因此即便是在大雪纷飞的寒冬,普通蒙古牧民依旧需要冒着寒风,拿着弓箭,赶着羊群出去找被雪层掩盖的一点点草料作为补充。所谓大烟泡就是指突然来的暴风雪,而在隆冬时节,不像其他动物那样东面的狼群也是饥饿极了,特别凶悍,因此外出放牧有相当大的危险,即便没有伤到人,被叼走了贵人的牲口,即便一头羊也会让他们倾家荡产的。)
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充满的希望,更何况,在出工期间,天可汗的船队还会为给管吃米面吃饱呢!
天底下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事儿呢?
现在就有,起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所有的牧民们脑子里就两个字,骗子。要不是说这话的是额附台吉老爷们府上的二管家(大管家陪着老爷们和李满江一起坐船),恐怕早就让这些已经苦难够深的蒙古汉子们拿弓箭万箭穿心了。后来还是在二管家以台吉额附等贵人的名义,向佛主誓之后(此时的蒙古人大多都不再信奉原始的萨满教的长生天了,而是信奉黄教的佛主了)才让他们相信了。
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这些连李满江长什么样,叫什么名字都没有一点概念的蒙古人立刻就对这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天可汗感恩戴德,拥戴得无以复加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