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康熙剩世 > 第四十七章 伯都讷会盟(上)

第四十七章 伯都讷会盟(上)(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三国之庶子称雄 网游之从零进化 折草记(原名腐女踏草) 占有 火影之武神 堕落之云 佳偶天成 我的极品婆婆 重生百度 刺客魔传

白都讷,后世又称伯都讷,据说名字的来由至少可以追溯到隋代,当时全世界的气候十分温暖(岭南地区指导宋代都有野生亚洲象,所以说笔者想来认为老欧洲那群疯子所谓的全球变暖是个编造出来压榨展中国家的谎言,再暖,能暖过先秦时期河南有大象奔跑,沼泽里到处是鳄鱼?),这种温暖的气候使得此时的东北地区比较适应农耕文明的展,因此当时的辽东不但有高句丽(再次强调不是高丽,和棒子关系不大),还有这一些大大小小的少数民族政权。其中靺鞨人,也曾经建立过自己的国家(靺鞨人在后来被认为是宋代女真的前身),伯都讷原本是当时靺鞨人的一个叫做伯咄的部落的聚居地,此后历经历史变迁,到了后金时期,这里是锡伯人打猎,捕鱼的地方。后金于1644年在此地设立了伯都讷兵站,以供当时的后金政权从附近征集各族战士编入八旗成为所谓的野人女真为他们征战天下。后来后金改成清,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满清政权,顺治年间,顺治皇帝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苦于天下征战居无定所的勤劳汉民们于是不远千里来到了苦寒的关外,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伯都讷因为其优越的地理环境,而聚集了不少的汉民,伯都讷兵站也在慢慢的展中逐渐成为了一个人数不少的小城。到康熙七年,传说中英明无比实际上却先定下了满汉不通婚规矩的康熙小皇帝认为汉民进入其祖宗龙兴之地,乃是挤占和窃取满洲人的根本,于是撤销了《辽东招民开垦条例》,并该兵站为伯都讷驿站。此时的伯都讷实际上已经是一个繁荣不下于吉林城的北地城市,只是由于其地理位置稍偏,因此而暂时没有被定为是副都统的驻地。

在义勇军起兵之后,这个地方也很快的落入了义勇军的控制范围,成为义勇军压制蒙古科尔沁部的一个重要据点之一与伯都讷隔着一条松花江,对面就是蒙古哲理木盟郭尔罗斯后旗的领地。

而今天,伯都讷城里忽然迎来了许多的来客,这里面既有身着红色紧身军服,外面披着厚厚的棉大衣的义勇军将士,也有许多穿着层层皮袍,扎着小辫,牵着骏马的蒙古人。

城外的港口里,停泊了几十艘战船,不时又穿着红衣的义勇军士兵几个一组,奋力而小心的从上面推下来一门门曾经给蒙古人带来极为惨痛的回忆的火炮来。

这些人聚集在这里并不是为了打仗,至少不时为了和蒙古人打仗。这些人聚集在这里,只是因为李满江向他名义上的臣属,扎贲特旗,杜尔伯特旗和郭尔罗斯旗的头人,也就是满清所册封的各个台吉,额附们出了召集令,要求他们前往伯都讷城觐见科尔沁的保护者,扎贲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的征服者,天可汗的后人,吉林城的主人,义勇军总司令李满江大人,并献上礼物,以表达他们的臣服与忠诚。

接到这个消息之后,这三旗的台吉,额附们顿时就慌了神。

自从几个月前那场让他们记忆犹新的惨痛战斗之后,科尔沁诸王公在赔偿了义勇军黄金五万两,白银二十万两,奴隶9ooo人之后,脱离了俘虏的身份,却成为了战斗力恐怖的义勇军的保护对象,而他们三个旗,就干脆沦为了义勇军的殖民地,虽然究竟什么是殖民地,这三个旗的贵族和头人们并不清楚,不过,肯定不会是好东西就是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签订完那个什么条约之后,台吉们重新获得了自己,得以回到自己的部落的领地,而那些穿着红衣服的恐怖的义勇军,也似乎完全忘记了他们这些小人物,一直没有任何人来打扰他们的清净生活,有时候这些台吉会想,如果这就是殖民地的话,其实当殖民地也不错。

可是,平静的生活并不能持久,就在这些人台吉,额附们正在为了如何让部落的牛羊顺利度过食物匮乏的冬季而绞尽脑汁的时候,从伯都讷那边传来消息,他们的主人义勇军总司令李满江不日即将携大军抵达伯都讷,届时他希望能够看到他们这些仆人恭敬的前去觐见自己的主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