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交火(上)(1/2)
不过这两边的人究竟是读过了怎样的充满争执,紧张,还是什么别样心情的一夜,地球依旧在旋转,黑夜终究还是会过去。几个时辰之后,漆黑一片的天空,终于开始翻着鱼白肚了。
这一夜,无论是傅山叉一方,还是伐木场的盗贼一方,都没有几个人能够睡个好觉,双方都小心的防备着对方不顾月黑风高且早已打草惊蛇而孤注一掷的微小可能性。
天终于要亮了,黄元海从篝火堆边站起身子,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肌肉,对跟着站起来的军官说道:吹号,准备出。
滴滴答,滴滴答的号声在营地上空响起,引起了这些私军(这些人都可以算成是傅山叉招募的私人军队的)士兵的抱怨,为了防备敌人的再次偷袭,他们在被袭击的哨声惊醒之后,就再没有机会回到帐篷里面裹着毯子睡上一会儿,而只能在深秋的寒风中分别守在各自的哨位消磨时光。好不容易天快亮了,这些还不算士兵的士兵们得到一点点时间能够不睡觉的静养一下精神,这会儿却被再次无情的叫醒,又让他们怎能不生气呢?
生气归生气,这一段时间以来,黄元海等军官已经让他们见识到了什么叫做铁血作风,这些人再凶悍,再无视道德,却也不愿意放弃傅山叉给出的高达二两银子的饷钱以及洗底脱罪的诱惑,也对黄元海等军官们谈不上高明,却总是狠厉到极点的身手极为顾及。若是不想因为迟到而被绑起来在全队人面前被抽鞭子,那么还是赶快回到营地中集合为好。
很快,所有人都被集合起来,点名之后就开锅烧饭。喝完一晚热乎乎的咸肉玉米糊糊,一夜的疲惫仿佛也在热腾腾的蒸汽中消散无影。
稍微收拾之后,一干人马上路了。
十里道路,虽然不算远,不过在这积雪泥泞的山区,队伍里还有十多辆满载的辎重马车,在这种路况下,怎么努力催促骡马,也是没有太大效果的,就像木桶能装多少水总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一样,一直部队行军度的快慢也总是由最慢的一部分决定的。因此,虽然仅仅只有十里路程,还是花了他们足足一个多时辰才走完。
这是傅山叉第一次亲眼看到这一份位于深山之中的,属于他的产业,眼前这这个由大大小小的原木和木板围筑起来的高过3米的木头小城寨,让傅山叉感慨不已:这朴正熙办事儿动静总是这么大,好好的一个伐木场,让他建成了一个小城,换个人不知道地下的,说不定还以为我傅山叉想造反呢。哈哈!虽然说的是责备的话,傅山叉的表情却是笑嘻嘻的,看起来对造成这些麻烦的朴正熙也没有什么怪罪的意思。相反,若不是朴正熙亲自带人选择了这个地方作为伐木场,他手下的朝鲜贱奴也不会现金矿了。虽然因此而有了一些波折,不过比起拿下金矿之后那远远不断的利益,傅山叉也没什么怨言。
例行公事的派出了一个人,两手空空的走到伐木场的墙外,开始喊话:里面的人听着,我家大老板说了,尔等占据良人产业,私盗采金矿,已经触犯了义勇军总司令李满江大人定下来的规矩,如果尔等识趣,放下武器,出城投降,到时候我家老板看在尔等还知错能改的份上,也还可以在李司令面前给尔等美言几句,到时候或可从轻落。如敢不从,到时候打破城池,则玉石俱焚,尔等亦将化为粉芥,则悔之晚矣。
这战前恐吓,威逼利诱,原是上至军国大战,下至小儿殴斗最常用的技巧,不过,恐吓与恐吓之间,总是有不同的。
就像小孩打架之前,往往会报以报自己的靠山,或是父亲,或是某个兄长好友,不过,这靠山与靠山之间,报的人不同,效果也是不同的。通常来说,报出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父辈,往往不如报出某个在当地横行霸道的同龄或者大一些的小恶棍有用。
义勇军总司令李满江在这里面就担当了这种角色,以义勇军强悍的战斗力和不俗的战绩,到也当得起。
站在墙头的老大果然迟疑了起来,来人的喊话让他有些惊疑不定,特别是言辞中牵扯上了义勇军,如果这来人之众真的混有3成义勇军士兵的话,现在他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体面的投降了。不过,这个老大也是风里来雨里去,混迹江湖多年的人物了,很快就反应过来,要是真有相当数量的义勇军同来,作为对方的依仗,以义勇军的作风,根本就不会多费口舌,下完通牒之后就会直接展开攻击了,哪里还会唧唧歪歪的说上这么大一通呢。
于是他站出来,冷笑道:义勇军李司令的大名,在下等人虽在草莽,也曾多次听闻,此等豪杰,只恨不得一见,然则李司令乃江湖狂蛟,只待风云起日,便要腾云化龙的,怎又会有功夫与我等小虾杂鱼啰嗦。既然此事非为义勇军李司令授意,则便是蛟河傅山叉来了,想要这金山,也要大家各凭本事过上两手才能让我等心服口服。闲话少说,尔等有何本事,不妨都使出来,让我等见识见识再说。
那传话的汉子见没有效果,也不灰心,包括傅山叉在内也没对此报太大希望,毕竟既然对方没有在昨天的失败之后就闻风而逃,反而坚守此地,以己度人,想来也不会因为一两句恐吓的话就退缩,白白让出这偌大一笔财富来。
换不投机半句多,都到了这个份上,双方也没什么好谈的。
黄元海开始集合部队分配战斗任务。其实也没什么太多花俏,简单的说,就是把这近两百人的队伍分成了三部分,两队较少的试探进攻侧翼,人最多的一方则正面进攻,形成了一个围三缺一的形式。当然,按照义勇军的作战思想,围三缺一并不被推崇,然而实际情况是,虽然己方人手多余对方,不过这伐木场在建造的时候,为了有场地堆砌和粗略加工原木,占据了一块不小的地方,又为了防止朝鲜奴工们逃跑,便把四周都给围了起来,形成了一座占地近一公顷大小的木头城寨。这样的一个城寨,一黄元海手上区区两百人不到的兵力想要团团为主,就显得不太可能了,于是只得做出了这样的安排。
傅山叉不用参加战斗,不过他也没有干涉黄元海的决定,等到一干人各自领了任务下去集合准备之后,他才趁着周围没有其他人了提出了自己关于黄元海对战术安排上的疑惑。
傅山叉低声对黄元海问道:黄大人,请恕我多嘴啊,不知道你这安排有何深意,怎么没把那门好不容易拖到这里来的火炮给算上呢?
黄元海一副早就知道你要问的表情,轻笑几声,说道:我一早就知道傅老板你要问,毕竟这些兵头都是你的心血和钱财堆出来的,容不得闪失,不过你能忍道现在才问,也着实难得,我在这里还要多谢傅老板对我的支持呢!
傅山叉赶紧解释,生怕引起黄元海的误会:若是不方便,黄大人也不必对我多言,反正我是粗人一个,也不懂行军打仗什么的,司令他既然向我了黄大人你,必然是因为黄大人有一身好本事,正所谓能者多劳,我傅山叉还要感谢黄大人一直以来的辛苦和认真呢,哪里会当面拆你的台呢!
傅山叉一路上过来的表现黄元海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这样一个老板(黄元海是接受了李满江的命令之后由傅山叉雇佣的,要付出不少银子的),他心里也是十分的满意(废话,一个给钱痛快,丝毫不干涉你的工作的老板自然是最好的老板了),因此这时候他也一改往日的冷面冷言的作风对傅山叉解释起来:傅老板你既然这么相信我,我黄元海也不会辜负你的信任,拿你的钱和人开玩笑的。关于这次的安排,傅老板你听完我的用意之后,应该就能够理解了。还有,傅老板你不要这么客气,不必口口声声叫我黄大人,我现在是你手下的伙计,你直呼我的名字就是了。
傅山叉连忙摆手道:这哪行,你可是义勇军的副千总呢,我可不敢托大。
两人客气一番之后,黄元海道:那我们相互都不要这么客气,不如你我互称兄弟如何?
傅山叉自然求之不得,顺杆往上爬:如此甚好,黄兄。
黄元海也叫了一声傅兄之后,这才开始解释他用兵的用意:关于我为何不用火炮,傅兄你也是一路跟着走过来的,这火炮运送到这里来有多困难,应该也是知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