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新消息,好处(1/2)
傅山叉的话很有杀伤力,一言既出,章渝就有点支吾起来,不太好回答了。因为傅山叉平平淡淡一句话,就点中了章渝的要害。
其实,一个成熟的行业通过对行业成员的笼络联合起来形成一股排他性的力量来达到垄断行业的事情,从古到今都不缺乏。平心而论,人类的智商从大约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没有太大的变化,也就是说,抛开人个体之间的差异来看,现代人并不会比我们在三皇五帝甚至更早的时代的祖先们聪明。现代人比古代人而言唯一的优势就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如果之论机心和勾心斗角,即便是作为穿越者的李满江,他也不会比章渝或者是其他的人更加擅长。
所以说,不要把古人当做傻子,他们也许你还聪明。
因此,主导者人类展的主旋律,利益,从来都是所有人所热衷与投入时间和精力才智去展的。
大约早在公元之前,中国大陆上就已经开始出现行会组织了。最初的行会组织是出于人性自私,城市里的手工业者为了维持生活,维持城市中不大的市场利益,从来逐渐自形成的一种排斥外来手工业者的同业团体。凭借着这种组织,行会成员可以垄断当地的某一种手工业,一定程度上制定一些规范,并借助这种规范来排斥外来同行,保证本地手工业者的利益。有研究表明,墨者行会就是由下层手工业行会展而来的。
此后的数千年间,行会以各种形式在中国地上各个城市里生根芽,开花结果。
作为商人,自然对这种东西不会陌生。
甚至十三联号,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被看做是吉林皮毛行会,通过联合经营,垄断吉林地区的皮毛生意,从而获取高额利润。
但是,经商的有一句话,非常著名:不熟不做。这短短四个字揭示了经营了之道,所谓的多元化展,实际上不过是到了现代之后,巨型垄断企业之间相互竞争而无法取得更多的展,无奈之下为了满足资本的增值需求而明出来的概念,如果哪个中下企业被忽悠住了,那就完蛋了。
纵观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大商巨贾,无疑不是专一于某一行业持之以恒之后才取得的成功,杜邦的火药帝国,摩根的金融帝国等等。
但是,即便是庞大的财团,在涉足他们陌生的行业的时候,也很少像章渝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咄咄逼人。
这就好比一群准备进入森林探险的寻找金矿的人,如果找到金矿,那么你独占一地,禁止人家涉足你的利益,实在属于正常,只要有那个实力就行了。但是如果面对一片陌生的地区,一群即将进入的人指着这片土地说,这里是我的地方,你们都滚吧,那么除非他的人多势众到所有人加起来都打不过,否则必然遭到所有人的围攻。
傅山叉的话,其实就是在指责这个问题,并且他还仿佛混论坛混得极为娴熟的灌水员一样,顺手就给章渝扣了一定帽子:你章渝不得了了,公然就可以违背商业原则,禁止别人涉足吉林商圈了。
没错,章渝和他背后的晋商们联合起来的实力着实不弱,又和义勇军李满江有着密切关系,凭借着这点关系,足以让他们完全垄断掉整个吉林地区目前最赚钱的皮货生意,而别的势力也不敢有多的怨言。但是,即便是后世最最著名的财团控制着整个国家每一个角落的美国那个被人称为收购了大半议院的摩根财团,也从来没有敢说在他的金融帝国之外的领域敢于呼风唤雨,何况是区区十几家晋商?
从这一点上,章渝是站不住道理的,而他(们)又没有绝对的实力可以绝对性的越其他的被他打压着的觊觎着他们地位的大小势力,要是章渝真的默认了这种态度,回头傅山叉就可以放出风去说联号不满足于垄断皮毛生意,还准备把吉林所有的大小商人,所有能赚钱的行当统统都垄断了。要证据的话,就看那位蛟河的傅老板吧,联号不过是开了一个小小的铁匠铺,就威胁远在蛟河的傅老板不准开同样的铁匠铺了(在不了解工场的人眼里,枪械工坊的确和铁匠铺没什么区别)。
这样结果就只有两个,要么是其他感到威胁的大小势力在有心人的联络下联合起来,对抗晋商们咄咄逼人的态势,要么就是吉林的商业环境彻底遭到破坏,有实力的商号统统退出去。
这两种情况,第一种极有可能积少成多形成了一个更加恐怖涉足更广的联号来,第二种可能就代表着义勇军的商业税基本完蛋。
无论哪种都不是李满江愿意见到的,当然章渝也不愿意见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