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关于私有化的讨论(1/2)
网文界的前辈告诫我,作为思想和漏*点的产物,连载网文写作中一个非常有用的经验是,千万不要反复回顾自己的作品,因为你看的越多,新的想法就越多,想法越来后不得不进行修改,最终的结果往往都是太监。正式因为记住了这个告诫,我才能够在第一次写作的时候就一直写了几十万字还没有太监。不过这也带来了其他的问题,比如错别字。因此,接受书友们的批评,我决定每次码完字之后都回顾一遍,修改错别字。今天是第一天,不知道效果如何。
ps继续广告,康熙剩世读者群26299597,欢迎各位的加入。
还没有开始建设修理工坊,傅山叉和晋商集团就已经结下了不解的仇隙。这自然是李满江乐意看到的,作为一个不算庸碌甚至在大局观远远胜于这个时代所有人的统治者来说,他显然很明白什么叫做平衡之道。
而且,从李满江的打算来说,现在小小的修理工坊,实际上是他为了未来培养的军火商而放开的一个口子。
不要小看小小的修理工坊,也许它的盈利能力不高,却要投入不少的资金来添置设备,招募工匠和工人,甚至作为工坊运行的管理也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没有这些经验,即使李满江将现在义勇军所拥有的枪械厂毫无保留的卖给傅山叉和晋商们,也不可能达成他理想之中的效率。
他的这个打算,从来没有隐瞒过义勇军的高层,甚至一些中层军官们也隐隐约约的知道一些内情。
不出意外这种出人意料的打算在义勇军的其他高层和军官们看来,实在也是自毁根基的做法,因此遭到了上上下下的一致反对。这种反对声浪是如此的高,以至于作为义勇军的最高统帅,同时有着绝对的不可动摇的领袖地位和偶像地位的李满江也不可能轻易的忽视,更不可能直接依靠他的威势而把所有的反对声统统压制下去。
当然,如果他真的是铁了心非要强压,以李满江作为披荆斩棘的义勇军创者的身份来说,以义勇军现在上下通达的执行体系,毫无疑问李满江会获得最后的胜利,但是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李满江是人,不是神。义勇军也不是太平天国那样有着肉身神的邪教组织(虽然从反清的角度来说,太平天国的政治正确的,但是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肯定不会像老一辈一样以善恶正义非正义这种二元的世界观来看待问题。有哲人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宗教,已经成功的老牌邪教以及新型的还没有成功的邪教。所以说,所有宗教都是邪教,区别只在于其危害性的大小而已。)只有作为至高的,越了人类的神,才可能做到绝对正确,他的意志才无需取得信徒的理解,李满江不是神,所以他必须顾及自己的手下的感受。
为此,李满江干脆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召集起持反对意见的中高层来进行敞开心扉的长谈。
他抱着一本厚厚的资料,一一列举了过去五年中,以义勇军为主体建设的整个军工体系所获得巨大成功,每一项条目,都附着的详实的数字来说明。这些成绩,都是在李满江带领下,所有的义勇军成员共同参与取得的成绩,这自然让他们欢欣鼓舞,以为李满江放弃了将他们的心血就这样出卖给下贱的商人(义勇军里的成员中的大多数,即便经过了李满江五年来的理念灌输,却也无法面面俱到,在空缺的范畴之内,千百家积淀下来的儒家思想依旧影响着他们)。
然而,随后李满江就列举了目前义勇谷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我军的快展,带来了对武器和其他产品的需求的暴涨,以目前的情况看,新编的义勇军直属部队及科尔沁蒙古的附庸部队的火器普及率成为了一个问题。新编的义勇军目前的火枪供应完全是靠过去几年我们积攒下来的库存,而蒙古附庸军们的火气,现在是用已经被我们淘汰了的火绳枪在勉强供应着,虽然对他们来说,有这种质量可靠威力不凡的火绳枪已经远远越了他们的破弓烂箭,锈刀断枪了。李满江看看手中的资料,对着围坐在巨大的回忆桌四周的军官们说道。
有人笑道:有火绳枪不就不错了嘛,反正也是些杂兵,咱们也不指望他们有多大的出息不是!
李满江笑了笑,随即神色一敛道:你们都是这么想的吗?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有什么问题,因此都默不作声的看着李满江。
李满江在气势上占了上峰,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必须借着这个机会趁机突破他们的心里底线,然后才能真正说服他们。
因此他唬着脸点名道:李客舟!
李客舟一愣,他是作为中层的突出代表而得以参与到这个讨论中来的,原本以为自己不过是个凑数的,这时候被李满江突然点名,楞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腾地一下从座位上站起来站得笔挺,昂声道: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