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康熙剩世 > 第七十三章 盛京城(下)

第七十三章 盛京城(下)(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三国之庶子称雄 网游之从零进化 折草记(原名腐女踏草) 占有 火影之武神 堕落之云 佳偶天成 我的极品婆婆 重生百度 刺客魔传

盛京城里的情况,实际上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当然这是指城里的局势,而不是治安。由于义勇军还没有正式进攻盛京城,并且也没有攻破城池,城内的清廷各种机构还算完整——由于义勇军进展神,一路攻城拔寨,竟然也仅仅用了区区十日就从威远堡深入到了盛京城下,而各家王公贵族都是家资丰厚,财产众多的大户,从他们接到消息,直到义勇军达到城下封堵了四面,根本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反应时间来收拾细软,因此也一并被堵在了城里。

原本在理论和实际上,盛京城里最有权势的,主持大局的人自然就是御封的盛京将军倭内了,因为他不仅肩负着整个奉天府和锦州府的防务,统领两府所有的八旗驻防军队,同时也监管着奉天府尹和锦州府尹,可谓集文武大权与一生,可称为辽东王亦无不可,而他还隐隐的肩负着监视压弹城内的诸位铁帽子亲王的职责,毕竟,虽然清朝对诸侯王的表面防备不像明朝那样变态到只能在城内活动而城门都不得出,但是也是千方百计多加防备的,盛京将军就肩负着这样的职责。所以,如果倭内还在城内,这时候盛京城可能已经完全动员起来,用砖石封堵城门,城楼上拜上擂木滚石,烧上开水热油金汁砒霜,以作防备了。

可惜,这个压在所有人头上的大山,同时也是所有势力的粘合剂却在他的辖区之外,早早的就被义勇军打败,从此不知所踪,既然到现在也没有出现,那么自然可以当做他已经死了。

于是盛京城里就是一派群龙无,群魔乱舞的景象。

一方面,各家铁帽子王公在地位上,无疑是满清王朝中除了皇帝之外,最为尊贵的一群人了,这些人都是爱新觉罗家的子孙,每一个的父辈祖辈的地位都并不下于黄太鸡(皇太极,是乾隆钦定的翻译属于音译,在乾隆之前,各种书籍上对此翻译从来没有过固定规定,包括满清自己的书中也往往写作黄台机,洪太极,至于民间的书,写成黄太鸡的也是不少的,咱这本书既然是反清的,自然不用鸟乾隆那个二货美化他家野人祖宗的文字狱规定,咱以后就写作黄太鸡),甚至如果不是顺治的便宜“老爹”多尔衮,年幼即位的福临也必然受到这些铁帽子王的摆布,也就是所谓的:贵族议会制(清称八王议政)。所以,当盛京将军没了之后,这些人顿时就没有了压制他们的力量,各自开始了争权夺利,至于奉天府尹,并没有被他们看在眼里。

另一方面,奉天府尹按照清朝的政治制度,理论上属于除了盛京将军之外的第二大官,那些铁帽子王,固然地位尊贵,可是朝廷的制度,并不允许他们插手军政事务,此时整个奉天的防务基本都控制在了奉天府尹的手中。可是,如果制度就能解决一切东西,那么中国从秦朝就进入法制社会了,哪里还会有陈先生和吴先生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的机会。所以,当没有了倭内之后,奉天府尹,并不能把这些王爷们视若无物。特别是当他手中的掌握的兵力和衙役等仅仅能够勉强维持城里的治安,一旦城外的义勇军真的大举攻城的时候,他还是需要依靠这些王爷家里蓄养的私兵等生力军来维持城防。同时,作为一个汉人,虽然已经被抬入汉军旗,属于旗人了,但是他自己心里知道,在这些真正的旗人,满人中的王公们的眼里,无论是汉军旗还是汉人,都没有区别,无非都是他们的奴才而已———国家改委的小科长不过是处级,而普通的市长至少是个副厅,可是谁又能说这个小小处,就不如厅呢?当然不是。所以,奉天府尹无法真的忽视这些王爷的意见和情绪。

而各家王爷之间也不是那么的和睦,在一个地方呆久了,难免就没有些龌龊,有些利益冲突演变成了仇恨也是很自然的。所以各家王爷之间也不是一股绳的。

所谓蛇无头不走,盛京城里此时的状况,就是这样。失去了倭内之后,暂时还没有一个有足够威望和能力的人站出来主持大局。不过也正是因此如此,李满江派到城里的使者才活了下来。

否则,若是按照有几个亲王的意思,拉出去砍了把脑袋挂在城楼上,正好震慑不臣的宵小。这些亲王都是没什么见识,平日里也就呆在城里,最多秋日到猎场去骑骑马,射下狐狸,打个獐子,根本没什么见识,比起明代的那些藩王来说,虽然自由点,却是差不多的愚蠢和目光短浅——他们不能随意离开奉天和锦州两府的范围,未得康熙的召见,也不能入关进京,而在关外,也就只有盛京城还谈得上繁华,所以这些人实际上也没有太多见识,和明朝藩王也就是肥猪和野猪的区别,反正不少都是猪脑子。不过奉天府尹自然就不会这样的蠢货了,无论他的能力如何,能够从一介汉人做到府尹,特别是能够安排到奉天府这个被满清视为退路的陪都,自然不是蠢货,属于儒家的精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